“单元规划+精细实施”焕活宁国河沥老街

人民资讯 2025-04-10 15:28:19

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青石板路串联民国邮局与非遗展演广场,历史建筑群落与光影舞台相映成趣,专业艺术团体正用徽派唢呐吹奏《百鸟朝凤》,唢呐铜碗映照着马头墙的飞檐,台下白发老人打着拍子,孩童模仿着吹奏手势。这张“古今同框”的生动照片,正是安徽宁国市河沥溪老街通过单元详细规划实现“历史空间活态传承”的最佳注脚。

作为首个实施单元规划的老城片区,河沥溪老街改造项目采用“留改拆”组合拳,将36处历史遗迹与264个嵌入式生态停车位、文化广场等民生设施有机融合。对保留建筑的挑檐、马头墙、门窗棂花、木栏杆雕纹等徽派元素进行三维扫描建档,采用传统榫卯工艺修复破损构件,做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民居变成咖啡屋。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科工作人员介绍,经3轮居民听证会吸纳建议,并邀请省级文保专家参与联审,《河沥溪单元详细规划》运用“针灸式”更新策略,精准针对老街的关键节点与问题区域进行微改造,既留存街边缝补摊、糕饼店等市井记忆,又植入便民服务中心等15分钟生活圈要素。数据显示,改造后片区客流量同比提升60%,今年春节单日突破2万人次。

这一微观实践背后,是宁国市系统性的规划体系支撑。2023年编制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构建“总体规划+单元规划+专项规划”三级体系,将主城区划分为37个城市单元。针对城区的4个特色单元,已编制完成10.09平方公里详细规划,明晰工业、商业、居住等主导功能配比,并导入“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系数”等指标。该系数综合考量古遗址、古建筑群、人文历史纪念物及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多方面因素,量化确定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开发程度,为其徽派“商埠古邑”改造提供精准平衡支撑,也为全市规划治理搭建科学框架。

糕饼店焕然一新。

老街居民观看演出,笑容满面。

单元规划把“便民服务半径控制在300米”作为硬指标,“现在居民下楼买个菜、听个戏很方便。”河沥溪桥东社区老书记王爱金介绍,这一改造成果背后,是历史街区功能升级与居民需求精准匹配的深度融合。自单元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已建成22个社区服务中心,新增城市生态停车泊位4000余个,盘活城区“边角地”20余公顷,建成一批像桥西停车场、口袋公园这样的公共项目,城市品质与市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程棋奎施骋文/图)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