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不要户口本,化解“为爱奔波”之苦

齐鲁壹点 2025-04-10 16:08:53

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二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三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研读《条例》全文可以发现,办理结婚、离婚登记都无需再出示户口本。

按照修订后的《条例》,申请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书面材料: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看来“回家偷户口本登记结婚”的桥段,以后只能存在于影视剧中了。

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本,符合很多年轻人的期待。长期以来,有个别年轻人被一本户口本“挡”住结婚路,间接影响了婚姻自由,影视作品中都有父母把户口簿藏起来,相爱之人无法领结婚证的剧情。虽然现实中,结婚当事人无法出具户口本的,可凭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办理结婚登记,离婚亦然,但多了一道程序就多了一种麻烦。取消婚姻登记需出示户口本的要求,有助于进一步倡导婚姻自由。

除了父母以户口本干预结婚登记,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加剧,“人户分离”现象愈发常见,婚姻登记须提供户口本,也是“北漂”“沪漂”等异地打拼者面临的障碍。今年5月10日起,我国婚姻登记实行“全国通办”,旨在解决异地打拼者回户籍地登记结婚、来回奔波、费钱又费力的麻烦,让当事人不再“为爱奔波”,可极大地减轻他们在婚姻登记过程中的负担和成本。这对于进一步营造婚姻生育友好型社会,也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现代社会的管理制度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婚姻登记取消提供户口本,才是与“全国通办”合拍、减轻民众负担的制度设计。

此外,婚姻登记提供户口本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现行《婚姻登记条例》于2003年完成修订,距今已有21年,21年前,人们使用的是第一代无芯片身份证,易伪造,政务数据技术又不发达,民政部门无法通过读证验证信息,才有户口本和身份证的双证登记规定。如今,二代身份证、面部识别技术的普及,有效解决了身份认证难题,加之婚姻登记信息已实现全国联网,民政局是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查到结婚状况的。再坚持“双证登记”,纯属多此一举。

有网民担心,结婚登记不要户口本,父母又如何凭借自己的社会经验、阅历,为儿女把最后一关?实际上,儿女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到法定结婚年龄登记结婚,是其合法权利,不容任何人侵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父母拒绝提供户口簿,是干涉他人婚姻自主权的违法行为。如果父母激烈反对并限制他人身自由,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可能触犯刑法中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可以说,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本,也是与时俱进,不仅是尊重公民权利、捍卫“我的婚姻我做主”,还是“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升行政效率的变革。

1 阅读:115

评论列表

WTO

WTO

1
2025-04-10 21:50

本来就应该有别的意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