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中美关税大战,有一个国家意外成了最大赢家,不止躲过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能从中国赚好处。 在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之下,新加坡闷不吭声地成了最大赢家。 放眼全球,能同时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还持续赚钱的,恐怕就数这个弹丸之地了。 要说新加坡的竞争力,光看美国给的关税税率就足够说明问题。美国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连泰国都被抽36%的税,可新加坡呢?关税优惠格外明显,税率直接卡在10%的档位,整整比越南少交四分之三的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企业看到这个差距,估计连哭都找不着调。 新加坡能拿到这么低的税率,关键还在于它跟美国的特殊利益捆绑。别看新加坡本土制造业占不到经济总量的20%,但美国在这里的各类投资加起来超过3000亿美元。 从金融公司到航运企业,从高科技产业到石油贸易,美国大企业的真金白银可都在这儿挂着呢。 真要把关税涨上去,美国自家公司就得先吐血。这哪是单纯的贸易伙伴?分明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真正让新加坡坐稳"避税天堂"名号的,还是马六甲海峡这块风水宝地。 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黄金水道,每天要过1400多艘货轮,中国输往欧洲、中东的货物至少有三分之一得从这儿转一遭。中国的集装箱在新加坡港口一落地,贴上转口标签运往美国,原本46%的关税立马能砍到10%。就这差价,足够让全世界的贸易商削尖脑袋往新加坡钻。 中国也没少从新加坡这里捞实惠。双方的升级版自贸协定早把97%的商品安排成零关税,剩下的也正在逐步清零。 更妙的是中国企业在这玩的花活,比如美国对中国搞芯片禁令,可中国的公司跑到新加坡开个分公司,用新加坡公司的名义买芯片再运回国,整套操作完全合规。 这种绕地球半圈的操作虽然麻烦,但对比美国动辄几十个点的关税,简直划算得不得了。 新加坡政府也是会玩的,把左右逢源的套路练到顶级水准。上午还在和美国搞联合军演表忠心,下午就接待中国经贸代表团握手言欢。 明面上配合美国说要审查原产地证明,暗地里中国货的通关速度反而越来越快。华尔街金融家和浦东贸易商轮着来请客吃饭,新加坡的转口贸易量就跟火箭似的往上蹿。 中国这边的策略也帮了大忙。当初美国举着关税大刀砍过来,中国不硬拼,转头就去推RCEP自贸协定。新加坡作为东盟核心成员,自然成了最大受益节点。 通过新加坡的贸易网络,中国货先转道东盟市场,再从东盟卖向全球,轻松绕开美国设立的关税高墙。这套"曲线救国"的路子既保住了出口额,又把新加坡捧成了亚洲贸易枢纽。 不过新加坡也绷着根弦,毕竟美国也不是傻子。华盛顿三天两头派人来查岗,非要查中国货是不是经过伪装溜进美国市场。 新加坡海关官员一边应声附和加强检查,一边把中国货的转口周期悄悄缩短。美国贸易代表气得直跺脚又拿不出证据,总不能因为怀疑就把3000亿美元投资全撤了吧? 要说这场关税大战最大的意外,就是新加坡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居然成了中美博弈的缓冲区。它占着国际中转站的地利,握着低关税的谈判筹码,再加上灵活的经商政策,硬生生把贸易战变成了捡钱机会。 中国用新加坡当跳板破解关税封锁,美国碍于自身利益也得睁只眼闭只眼,双方明里暗里的较量反倒喂肥了这个中立国。 看眼下这形势,美国自家的企业比谁都依赖新加坡物流通道,真砍断这条财路谁都讨不着好。 只要新加坡继续当这裱糊匠,把台面功夫做足,这场中美博弈的顺风车还能继续坐下去。说到底,这场关税大战打得越凶,马六甲海峡的货轮反而跑得越欢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