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孙医生。最近门诊里多了不少“春困型患者”——不是犯困,而是春天一来,脖子僵、腰腿痛集体发作,疼得人直呼“人间不值得”!
今天咱就来聊聊,为啥春天成了颈肩腰腿痛的“高发季”?顺便教大家几招“自救指南”,让你在赏花踏青时,不再被疼痛拖后腿!

最近门诊有个病人问我:“孙医生,我这脖子疼得像挂了块砖,难道是因为春天太‘沉重’?”
真相是:春天冷暖交替频繁,人体血管和肌肉就像“弹簧”——忽冷忽热容易“卡壳”。再加上春风一吹,寒气顺着领口、裤腰钻进身体,肌肉秒变“冷冻鸡胸肉”,僵硬得能敲出鼓点。
更扎心的是,打工人春天加班赶KPI,久坐、低头、驼背三件套齐上阵。你的颈椎和腰椎就像“手机支架”——白天被压弯,晚上还得硬撑刷剧,不抗议才怪!
二、这些“作死行为”,你中了几条?1. 春捂秋冻?不存在的!年轻人总爱“要风度不要温度”,穿露腰装、低领衫出门。殊不知,寒气最爱偷袭“腰眼”和“大椎穴”(脖子后侧),轻则肌肉痉挛,重则诱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孙医生吐槽:别以为露腰能显瘦,寒风吹多了,腰疼得只能“瘫着走”,反而像只胖海豹!
2. 久坐不动,姿势赛过“葛优瘫”办公族一坐一整天,姿势逐渐“垮成C型”——驼背、翘二郎腿、脖子前伸。研究显示,这种坐姿让腰椎间盘压力飙升45%,堪称“腰间盘突出速成班”。
孙医生金句:你的椅子不是“王座”,瘫得越久,腰越废!
3. 盲目按摩,越按越伤有人脖子一疼就去“大保健”,结果被“大力金刚指”按出颈椎错位。还有些人迷信“咔咔正骨”,殊不知没拍片就乱掰,可能直接送自己进手术室!

1. 保暖:给脖子和腰穿上“隐形秋裤”
重点部位:后颈、腰眼、膝盖。神器推荐:围巾、护腰、暖宝宝。尤其推荐办公室备条薄围巾,空调冷风一吹,立马变身“护颈侠。2. 姿势矫正:拒绝“C型人”,争做“S型战士”
坐姿:屁股贴紧椅背,腰后垫个靠垫(没钱买人体工学椅?卷条毛巾塞腰后也行!)。站立:想象头顶有根线吊着,挺胸收腹,避免“歪七扭八站”。黑科技:试试手机支架,把屏幕抬高到视线水平,告别“低头族颈椎刑具”!3. 运动:每天5分钟,解锁“钢铁脊柱”
颈椎保健操:用头写“米”字(别笑!这动作能活动颈椎所有方向)。护腰神技:“小燕飞”每天3组,每组10秒,专治腰椎间盘突出。
懒人福音:靠墙站5分钟,后脑勺、肩、臀、脚跟贴墙,矫正体态还能瘦腰!

三要:
要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扭伤除外)。
要就医:疼痛超过一周,或伴手麻脚麻、头晕恶心,赶紧找医生!比如最近西安红会医院的义诊专家就提醒:腰腿痛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的信号,拖久了可能得挨刀。
要科学用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短期止痛,但别当饭吃!肌肉松弛剂需遵医嘱。
三不要:
不要盲目推拿:先拍片排除骨折、肿瘤等禁忌症。不要疯狂贴膏药:皮肤过敏比腰痛更闹心!不要迷信偏方:什么“生姜敷腰”“醋泡黑豆”,不如老老实实做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