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动态更新:军事援助暂停下的战场态势2024年3月6日--3月7日
外交方面:俄罗斯获得主动,立场强势
拒绝让步:在美方施压,乌方同意和谈的情况下,里姆林宫官员明确拒绝任何和平谈判中的妥协,尤其强调不会放弃已占领的乌东四州领土。
反对外部干预:俄外交部拒绝欧洲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称其为“北约介入”。
目前美国国务卿称俄乌战争为“两个核大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引发舆论哗然。
动员与宣传:
俄罗斯方面官员呼吁全面军事动员,并利用美国暂停对乌援助的机会,强化“俄罗斯必胜”的舆论宣传。
战场动态
西维尔斯克-恰西夫亚尔:俄军推进至比洛霍里夫卡以西,但机械化进攻战术被乌军挫败。
波克罗夫斯克-库拉霍夫:双方均宣称小规模推进,乌军利用无人机干扰俄后勤。
库尔斯克-苏梅方向:俄军持续进攻但进展有限,乌军通过袭击俄指挥所削弱其攻势。无人机和电子战技术在此区域被广泛使用。
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声称控制沃夫昌斯克70-80%区域,但未获独立证实。
乌军通过反攻夺回部分阵地。
顿巴斯地区:
扎波罗热-赫尔松:俄军地面行动停滞,乌军袭击赫尔松州俄指挥所。
国际与乌克兰内部动向
欧美支持:法国、荷兰、英国宣布新军事援助计划,包括情报共享、无人机和资金支持,以弥补美国援助缺口。
美乌会谈:双方计划在沙特讨论和平协议框架,美方批评2022年《伊斯坦布尔议定书》不公平,需制定新方案。
德国防长:对乌的军援已经达到极限。
3月5日,德国国防部发言人米夏埃尔·施滕普夫勒表示:德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乌内部争议:反对派领袖(如波罗申科、季莫申科)反对战时选举,认为需待戒严结束后再行投票。
技术与战略调整
无人机与电子战:俄乌均依赖无人机侦察和攻击,俄军转移FPV无人机操作员至库尔斯克方向以加强攻势。
气候变化影响:奥斯基尔河冰层融化阻碍俄军渡河行动,乌军利用天气条件延缓俄推进。
人道与舆论影响
俄导弹袭击:克里沃罗格酒店遇袭致4死30伤。
核风险缓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未报告新火情,但持续监测仍为焦点。
未来推测俄方目标:继续通过军事施压和舆论操控迫使乌克兰接受其领土要求,同时分化西方支持。
乌方目标:依赖欧洲援助维持防线,争取美乌会谈中制定更有利乌方国家安全的和平框架。
国际多极化演变:欧洲需填补美国军事援助缺口,沙特或成关键斡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