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全国为数不多的国际大都市。在这座城市里,跨越国籍、民族、文化背景的爱情故事,从未停止过上演的步伐。
有些爱情故事,终于修成正果,走进了婚姻这座坟墓。还有些爱情故事,在扫码付款之后,一拍两散。
一拍两散的爱情故事,出于隐私保护的需要,不管是个人还是统计机构,都是无法追溯其发展轨迹的。
而走进婚姻坟墓的爱情故事,在宏观统计数据中,还是留下了遗迹,虽然我们无法不知道,这座坟墓的保鲜期到底有多久。
来自当地《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1年,上海9.3万对的婚姻登记中,有3400多对中的男方或女方,其国籍是外国人,占婚姻登记的比例高达3.7%。
2021年,上海9.2万对的婚姻登记中,仅有700来对中的男方或女方,其国籍为外国人,占比下降到0.8%。
从这组跨越20年时间的数据看,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娶一个外国女人,或嫁一个外国男人,成为流行趋势的可能越来越小。
在涉外婚姻中,是女方嫁给了外国人,还是男方娶了外国人,这对于男性主导的中华文化而言,其意义是不同的。
身为男性,如果你娶了一个外国老婆,通常得收获一群男性网友的点赞。但身为女性,如果你嫁给一个外国男人,却会收获一群男性网友的鄙视。
在上海,是娶了外国老婆,还是嫁给外国男人,也是有统计数据的。
基于涉外婚姻中男女的比例,我们计算得到过去三十年来,涉外婚姻中男女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平均每十对涉外婚姻中,仅有一个中国男性娶了外国女性,其余9对,则是中国女性嫁给了外国男性。
在2002年和2007年,涉外婚姻中,中国男性娶一个外国老婆的概率,甚至低到5%以下。
2018年以来,这种情况有明显的改观,涉外婚姻中,中国男性娶外国女性的概率,增加到三成,即每十对涉外婚姻中,娶外国老婆的比重上升到三对。
之后的几年间,这个比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在一些男性网友看来,在涉外婚姻中,中国男性娶外国女性的比重上升到50%,才意味着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
考虑到宏观数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哪怕在上海,想在短期内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也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