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宇宙,世间万物的答案为什么是42--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大梦谁先觉呀 2023-08-03 11:07:04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羊大为美,羊言为善,羊我为义”都是《说文解字》中许慎对“美”“善”“义”这几个字的解释。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出去城中村门口吃别人摆摊的烧烤,我一个人闲坐着玩手机恰烟吃烧烤打发时间,忽然有个大概六十岁的大叔过来蹭桌子,明明旁边还有三张桌子。他手拿着易拉罐红牛和玻璃瓶的啤酒,他没问我能不能坐下,不过他倒是问我:“需要喝点红牛加啤酒吗?”我说:“不用了,谢谢。”他大概点了三串羊肉,应该是十二块钱。

大概五分钟我吃完我自己的烧烤就出去结账了,然后我悄悄和老板说:“这位大叔的多少钱,我们一起算了。”

老板说:“你和他两人的加在一起是42块钱。”

虽然我和大叔就刚刚那两句话的交情,但是我看着他面善,便请他吃了三串羊肉串。

第二天我继续去这家摆摊吃,问老板:“老板,昨天那个大叔知道我请他吃烧烤有说什么吗?”

老板说:“他说你是一个善良的好心人。”

哈哈,虽然大叔看起来不是给不起这12块钱,但是我觉得请他吃宵夜是我给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吧。

超级计算机计算了750万年之后的出来的答案,生命、宇宙、万物的答案是42(出自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的真理传递的就是善。

《银河系漫游指南》电影截图

我觉得:世界界是一个圆。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这善意最终定会回报到自己身上。萨特说:“他人是我,他人是另一个我。”所以,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2010年,日本航空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民主党鸠山政府的三顾茅庐下,世界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以78岁的高龄出任日航的会长(董事长),重整问题重重的日航。2011年日航实现财年的合并经营利润达到2049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并在2012年9月19日重新上市。接管负债高达2万亿日元的日航,并使其起死回生,他一直将“利他”看做最好的企业发展模式。

他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向着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前进。如果用’利他之心’扬起风帆,就能饱受’他力之风’的恩惠,一帆风顺,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驰。”

发“利他之心”,必唤来“他力之风”。这就是冥冥之中一直在发挥着作用的生命法则。我们去帮助别人,不是因为一定要得到回报,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但当我们真正做了善良的事,才发现最终受益的人,其实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如同作家喜杨杨在文章里写得那样:“有时候,善良不马上报答你,但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善良会变换一种方式降临,让你感受它的博大与丰盈。”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

佛不渡人,人自渡。

当我们选择去渡人,其实是在渡己。

最后你将发现,人们的所谓运气,所谓命运,皆是因果。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善的本质是什么?”的回答 作者:舒脱脱

先说善的现象举例:

既能冲动又能推理,

既能变化又能不变,

既能对抗又能拥抱,

既能悲伤又能快乐,

既能撒谎也能真诚,

既能调皮又能严肃,

既能庸俗又能高雅,

既能搞破坏又能守规矩

……

善是:能不善上述现象作为行为就是行善。

若不能把握自己,上述行为就不能实现行善就是把握自己。

把握自己的程度的提高来自学习。

如果一个人既能肯定自己又能否定自己,并且知道为什么自己应当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那么当他公开地肯定自己的时候是在行善,当他公开地否定自己的时候也是在行善。

对善的认识过程就是学习包容不善和恶的过程,包括认识到,行善可以包容恶,也可以不包容恶。

对善、不善、恶的认识越深,就越能把握自己,就越能行善把握自己的充要条件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使得善的存在具有现实性。善的本质是自知。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善的本质是什么?”的回答。作者:舒脱脱 来源:知乎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什么是善?”益铭的回答:

善是一种文化,不是一种宗教。宗教精神里面,善的成分很重,但宗教涵盖不了善,善是一种比宗教更大的文化,是人类文明中最值得弘扬的精髓。但目前恰恰是,善文化被妖魔化了之后,人类的价值评判体系出现了问题。

到了现在,就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成功必须有钱,而不大考虑德性,有时候虽然也考虑德性,但形同虚设。

也就是说,“善”正渐渐淡出了人类的价值评价体系。最糟糕的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的评价体系已出了问题,我们不是以“善”作为最高标准的参照体,而是以世俗的权力、地位,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占有,对他人的奴役,对同类的屠杀,作为一种成功。

这种现象很普遍。人类的历史,就是善与恶的不断纠葛、不断斗争的历史。因为人心本身,就有善心与恶心、真心与妄心,所以善与恶,永远会较量不休,古今中外皆如此。因为人类的贪婪,远远大过人类的智慧,贪婪群体的人数,必然比追求自律、觉悟和真理的人要多得多。在人类的本性中,更多的是对欲望的追逐,大多数人总是被自己的欲望控制了心灵,更可怕的是,许多人并没有学会反省,而恰恰沉溺于欲望之中不能自拔。

想想那些公厕吧,一池屎尿中,有一群群苍蝇生下的蛆,它们在欢快地游泳,品尝它们眼中的美食。它们并不知道那所在很脏,也不知道世界上还会有更美好的地方,它们很满足、很幸福、很快乐地游戏其中,乐而忘忧。它们绝不会去想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它们的混就是目的。它们只有到进化到人类的时候,才可能发现那种肮脏,但那需要多么遥远而漫长的过程啊……——选自《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什么是善?”益铭的回答。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何为善?” 北约家维的回答:

善,是人性中所蕴藏的一种最柔软,但却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怀。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大家爱你只是出于对某种身份的认同,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那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爱那个没有缺点,没有死角,甚至有点虚假的你,却不喜欢偶尔有点小确丧,有七情六欲,甚至稍显放肆的你。是啊,好人难做,太难做了,可我们就因此不再做好人了吗?

佛语有言:“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人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不至,福已远离。

我们做好人不是为了要回报,只是为了成为更自由的人,而不是身受枷锁。

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

而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因为聪明只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却是一种选择。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何为善?” 北约家维的回答。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善是什么?或者到底怎样才称为善?”惘然的回答:

佛家看众生疾苦,普渡众生,这是一种善。

恶魔看世间杂乱纷争,灭尽苍生,这也是一种善。

程圣母(《三体3》的角色)慈悲心肠,为宇宙的毁灭略尽绵薄之力,这也是一种善。

维德(《三体3》的角色)为达目地不惜发动战争,这也是一种善。

对于普通人,做好自己的事情,负该负责任,真心对真心对你的人,恩必还,仇远离,就是最大的善了。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善是什么?或者到底怎样才称为善?”惘然的回答

今天我们来聊《道德经》的第二章的第二句“皆知善,此不善矣”,这个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本的内容。

我是这样解读这句话的:如果世界所有事物都善,那不善就消失了,这并不是好事,事物需要有对立面,有因有阳,才是和谐的道。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爱与善的区别是什么?”周晓农的回答。

爱在于心,善在于行;

爱是主观,善是客观;

爱是出发,善是结果。

爱可生恨,善可致恶;

以爱问恨,以善问恶;

普爱普善,天下大难。

爱善之间,何以分明;

爱可天成,爱可养成;

善须规范,畏亦生善。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爱与善的区别是什么?”周晓农的回答。

鬼谷子:人生有“三善”,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战国时代,神秘的谋略家鬼谷子兼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继承了道家和儒家,也借鉴了兵家与法家,倾尽一生研究立身处世的智慧之道。他认为,人非生来圣贤,但人生亦有“三善”,且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是需要自己苦心修炼的。

一、善始善终

二、善待他人

三、善解人意。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每日一善怎么写?”喵呜的回答:

善不可不弘,恶不可不去。

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

善念养善心,善心生善念。

德不积不厚,善不行不成。

人往高处走,善在心中留。

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由善入恶易,由恶入善难。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日行一善累积成大福德。行善不在于大小,哪怕是施舍一分钱,心存善念是最重要的。

每天注意自己的身、口、意的行为,你的人生将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于知乎:“每日一善怎么写?”喵呜的回答。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分享,关注,订阅,赞赏都是对我最大支持。谢谢。

2 阅读:189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0

用户13xxx00

2
2023-08-21 15:16

阁下对莓莓有一种偏爱

大梦谁先觉呀 回复 09-09 08:39
被发现了 哈哈 2009年开始粉的了

大梦谁先觉呀

大梦谁先觉呀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