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面包飞满天
前言
2024年3月,《欧亚时报》的报道简直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他们宣称美国的B - 21轰炸机能够在中国畅行无阻,肆意轰炸,而中国无力拦截。
B - 21真的有这么神吗?它真能打破中国严密的防空系统吗?
被神化的“突袭者”
B21轰炸机,全称是B-21“突袭者”,是美国空军下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 ,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美国空军开发,目的是替换那些老旧的B-52、B-1B轰炸机,还有成本过高的B-2A轰炸机。
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亮相后,一些军迷热情高涨,过度吹捧它的能力,把它想象成攻无不克的空中利器,甚至认为它能在中国境内随意行动,轻松完成轰炸任务。
美国官方也顺势利用这种舆论,过度宣传B-21,把它说成一种决定胜负的关键武器,并将其与国家实力和决心联系在一起。
从外形上看,B-21和B-2轰炸机有点像,都采用飞翼式无尾布局、背部进气、内埋武器舱这些设计。
不过B21也有独特之处,其进气道更为低矮,翼身融合也更为显著。
而且在涂层和雷达吸波材料、声学和热信号管理方面,B-21都比B-2有进步。
尽管B-21的尺寸小于B-2,但其弹舱大小与之相近。机腹下方的隆起表明,它能够携带更多种类的弹药,从而执行多种任务。
武器系统方面,B-21可以携带美军现役的各种制导或非制导的常规弹药和核弹药,还能携带新一代机载弹药,像AGM-183A空射高超声速导弹、LRSO远程防区外空射核巡航导弹。
航电系统上,B-21强化了对地和对海探测和扫描能力,安装了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还配备了数据链系统,能实时接收战场数据并实施打击。
从这些性能来看,B-21确实是一款先进的轰炸机。
国防部长奥斯汀关于B-21的讲话,听起来更像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秀。他的话不仅是关于飞机本身,更像是为了震慑潜在的敌对势力,同时让美国民众支持高额的军费开支。
但是,抛开这些宣传上的“噪音”,我们需要好好想想:B-21的真实能力到底怎么样?它的实际价值是否真的像宣传的那样强大?
外媒为何会放出如此豪言?
B-21是美国空军近年来最重要的军机研发项目之一,研发成本高昂,美国军方需要不断向国会要钱。
把B-21吹的越神乎其神,就越能制造舆论压力。
当年F-35战斗机也是这样,被吹嘘成“无敌战机”,结果服役后问题不断,隐形性能、电子战能力、发动机寿命都被质疑。现在B-21的宣传套路和F-35简直一模一样。
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试图在军事上对中国形成威慑。
通过宣扬B-21能随意进出中国领空并轰炸,从心理上给中国施加压力,同时也给美国国内民众和盟友传递一种“美国军事优势不可撼动”的信号。
中国防空体系可不是“吃素的”
外媒宣称B-21可自由进出中国且无法被阻拦,对中国防空体系的严重低估。
中国防空体系历经多年发展,已具备强大的防御与预警能力,绝不是外媒所言那般不堪一击。
过去20多年,中国建立了一整套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这个体系非常强大,包括远程雷达、预警机、现代化防空导弹、电子战系统,还有空军和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
虽然B-21是隐形轰炸机,但现代远程雷达技术一直在进步,特别是低频米波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越来越强。
中国已经部署了大量反隐身雷达,可不是靠隐身就能想躲就能躲得过的。
中国的量子雷达、高频米波雷达等技术都在不断发展,未来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就像在晚上,即使小偷穿上了“隐身衣”,但只要有先进的探测设备,还是能发现他的行踪。
不仅是雷达,中国的S-400、红旗-9B等防空导弹,可以拦截高空目标。
红旗-9射程约为200公里,能击中在9万英尺高空飞行的目标,能够同时摧毁6个空中目标,同时跟踪多达80个目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让它在对抗隐形战斗机等目标时,抗电子干扰能力和分辨率都很强。
未来,随着红旗-22、红旗-26等新型导弹系统的加入,中国的防空能力还会更上一层楼。
B21面临的其他难题
就算不考虑中国防空体系,B-21自身也面临不少问题。
B-21的生产进度就不太乐观。美国军工体系存在各种问题,导致B-21的生产速度比预期慢得多。
一款新型飞机从研发到形成战斗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调整。短时间内,B-21根本无法达到外媒吹嘘的那种作战能力。
就像盖房子,地基还没打好,就说房子有多坚固,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和B-2轰炸机相比,B-21体积更小,装的油也更少,所以航程和作战范围也变小了。
如果把B-21放在第一岛链的基地,比如日本或韩国,这些基地就容易成为中国火箭军攻击的目标。
如果把B-21放在澳大利亚等更远的地方,它的作战范围又可能无法覆盖中国境内的很多目标。 B-21轰炸机的部署面临实际困难,影响了它的战略威慑效果。
而且B-21要执行对中国的轰炸任务,还面临着远距离奔袭的问题。它的作战半径虽然超过4000公里,但长途奔袭需要空中加油。
美军的空中加油机如果想配合B-21执行任务,必须靠近战区,而这恰恰是中国防空火力重点打击的目标。
没有空中加油机的支持,B-21的航程优势就发挥不出来,飞不了多远就得返回基地。
结语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只要认真对待,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新的挑战。
B-21轰炸机是否真能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颠覆性的作用?
最终它能否改变战争规则,时间会给出答案。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23-11-24,B-21完成首飞,未来会部署在哪儿
环球网,2023-11-13,能够进行“穿透式打击”?美B-21轰炸机首飞,大量技术细节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