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超音速导弹,为什么都不用火箭助推器,一难点无法解决

兵哥有话说 2020-12-30 21:34:45

上世纪50年代,法国率先研发出一款叫“飞鱼”的反舰导弹。在当时这款实用火箭助推器的反舰导弹,巡航时速就高达0.9马赫,开启火箭加力之后,飞行时速能突破音速。随着英阿马岛海战的爆发,飞鱼也通过这场战争被世界熟知。在飞鱼之后,美国、苏联等国家相继推出自己的亚音速反舰导弹。而这些导弹无不依赖火箭助推器做动力。

然而随着水面舰艇对导弹防御能力的提升,亚音速反舰导弹突防越来越困难。各国不得已开始研发新式反舰导弹,也就是超音速反舰导弹。

在研发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过程中,各国首先对导弹发动机进行了研究和改良。各国军事专家普遍认为,火箭助推发动机,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反舰导弹的技术性能要求,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超音速反舰导弹,大多换装了冲压发动机或者超燃发动机。

为什么火箭助推器无法满足,当下时代军方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性能要求呢?这还要从火箭助推器说起。火箭助推器实际上就是火箭发动机,起到助推火箭快速升空的作用。

火箭助推器的好处是,可以让导弹从速度零,在几秒钟内加速到2倍乃至3倍音速。因此在导弹出现初期,很多国家导弹都装配火箭助推器。

然而,火箭助推器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它的推力很大,但助推时间却很短。大概只有十几秒而已,如果反舰导弹想靠火箭助推突破音速,或者使得自身具备强大动能。那么它的尺寸就必须做的很大才行,因为太小火箭助推器放不进去。

这样一来,体型巨大的反舰导弹,因为极容易暴露,反而更容易被敌方军舰拦截。而起体型太大,吨位太小的军舰也无法装载。反而限制了反舰导弹的战术发挥。

其次,使用火箭助推器的反舰导弹,往往射程不过几十公里,甚至连100公里都达不到。搭载这样导弹的平台,被派出去打击敌方军舰或航母,往往生还的几率微乎其微。而100公里的射程,就连航母舰载机500公里作战半径都不如。在现代战争中,这样进攻无异于肉搏。

当然,虽然火箭助推器问题很多,但它也并非完全无用。当下很多反舰导弹,都会将火箭助推器作为第一级发动机,用来给导弹提速,靠着惊人的推力和爆发力,拥有火箭助推器的反舰导弹,能在几秒内超越音速。在超越音速后,这种反舰导弹就会启动自身的冲压发动机继续飞行,直到击中目标。

而这种两级加速反舰导弹,无论射程还是性能,都要比单级反舰导弹更强悍。这也算是军工专家们,对火箭助推器的再利用吧。也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不用其他发动机作为导弹第一级发动机,这是因为火箭助推器本身自带燃料,其他发动机要靠空气提供燃料。显然自带燃料的反舰导弹更有优势。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泉水叮咚

泉水叮咚

2020-12-30 22:23

小编根本不明白火箭动力为什么射程近,因为火箭动力必需在携带燃料的同时还携带有相当重量的氧化剂,而普通发动机则只携带燃料就够了,氧化剂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这样燃料的携带量可以大大增多,自然射程就远了。

兵哥有话说

兵哥有话说

兵哥有话说,说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