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插花山下,一场传承千年的“三月三”虞姬庙会圆满落下帷幕。
该庙会起源于楚汉争霸时期。相传项羽兵败垓下后,爱妾虞姬为绝项羽牵挂而舞剑自刎。项羽将其遗体安放马上,并率领他的剩余随从一路向东直奔,最后在绰庙社区境内的一座山上忍痛把虞姬安葬,遂插花为记。后人为纪念虞姬,就命名此山为插花山,同时在山上建庙祭拜。后这一祭拜活动逐渐演变为十里八乡的赶集庙会,现已成为当地最大的民俗盛事。
清晨的绰庙街道早已人声鼎沸。从肥东远道而来的邱师傅,正在忙活着。只见他用铲刀轻叩铁板,发出“叮叮”脆响,花生糖、牛皮糖、芝麻糖接连“出炉”,刀落糖分,香气四溢。特从南京赶回老家的80后丰超,直盯着案盘上的各式甜食垂涎三尺:“小时候追着庙会糖车跑,现在城里甜品店越开越多,反而找不回小时候的这种感觉了。”
“小板凳20(元),带靠背的35(元),这样的四方桌150(元)。”不远处,一位从滁州赶来的木匠吴信成正在向游客介绍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今年73岁的他赶了近30年庙会,他笑说:“三天庙会顶平时一个月的收入,最好的时候卖过万把块钱。”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针对“地摊经济”的特点,推出“零摊位费、零保洁费”的贴心保障,最大程度减轻摊主经营压力。
非遗项目区内,传承人各展绝活。吹糖人鼓腮瞪眼,眨眼吹出古代战马;剪纸艺人运剪如飞,瞬间裁出霸王红颜。一旁摊位上,香椿木雕成的龙凤纹板凳、茶几在晨光斜照下泛着温润光泽,恍若凝固时光。71岁的当地村民胡业守在木雕摊前,与刻刀相伴五十年的这位县级非遗传承人指着椅背上盘踞的龙纹感慨:“赶庙会几十年,希望年轻人记住这些老物件。”此外,炸牛肉、霸王酥等众多当地非遗食品在这儿应有尽有,这些承载儿时记忆的食品摊位前已排成长长的队儿。
汽车展区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比亚迪展台上,王朝、海洋系列品牌的新能源车被围得水泄不通。“下乡车型不仅优惠更多,而且都是市场上信得过的产品,村民绝对不会在性价比上吃亏!”销售代表杨经理介绍。相邻的奇瑞、吉利展台前,消费者同样络绎不绝,对比参数、试坐体验,忙得不亦乐乎。
此外,今年庙会还首次采用“庙会+直播”的形式,线上推广本地特产。“今年第一次尝试线上直播推广,其中本地‘石杨优选’系列品牌的大米、芝麻油、土鸡和粉丝成为抢手货,不少外地客户进入直播间采购。”该镇强村公司主任王宏花介绍,“我们正努力为农户拓宽销路。”
据悉,本次庙会为期3天,共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综合消费达200余万元。(祝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