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善恶报应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并非是传入中国的佛教独创。 道教天人感应思想的中心

善恶报应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并非是传入中国的佛教独创。 道教天人感应思想的中心内容便是善恶报应的思想,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道教还有承负之说,善恶报应不仅应在自身,而且要流及后世,而自身也要承负先人善恶的报应。其范围是,承负前五代,流及后五代。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这辈子命运不佳,那是他五代先人作恶造成,而这个人如果这辈子继续作恶,又要祸及下五代的后人。 太平经《解承负诀》就说:“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 这与佛教的因果报应不同,佛教的因果是自己造作的,和他人无关。 但两者都是为了从宗教的角度去解释“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的社会现象,解释为什么恶人当道,好人却无好报。 不论怎么解释,其实都很苍白,劝人为善当然是好的一面;麻痹精神,让人相信报应,接受所谓的命运,则是坏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