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广东顺德海关的一位普通公务员石悦,晚上回到家,神神秘秘地跟妻子说:“老婆,我银行卡里突然多了 4100 万,可别告诉别人哈!” 妻子一开始压根不信,心想着老公是不是糊涂啦。可当看到余额,她整个人都惊住了,声音颤抖地问:“这钱从哪儿冒出来的呀?” 石悦却一脸淡定,轻飘飘地回了句:“写书赚的。” 起初,石悦的妻子还以为丈夫在开玩笑呢,笑着调侃:“哟,你啥时候改行说相声啦?” 可笑着笑着,她像是突然想到了啥,表情一下严肃起来,问道:“你该不会是收了……” 话还没说完,石悦就从房间抱出半人高的手稿。泛黄的 A4 纸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朱元璋”“永乐大典” 等字迹清晰可见。 所以当石悦拿出工商银行的短信提示时,原本正折叠衣物的妻子,手一抖,衣物 “哗啦” 全散落在地。她颤抖的手指,差点连手机都拿不稳。她怎么都想不到,丈夫石悦平日里的小爱好,竟能带来如此丰厚的报酬。 谁能想到,这位在顺德海关默默工作了七年的平凡公务员,此刻摇身一变,成了身家千万的 “富豪”。可石悦本人却出奇地平静,仿佛在讲别人的事儿,淡淡地说:“这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稿费,合理合法的。” 窗外广珠城轨的轰鸣声穿透玻璃,却盖不住妻子激动的心跳。她看着每晚伏案到凌晨的丈夫,居然真从历史长河里 “淘” 出了真金白银,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事还得从 2006 年中文互联网那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说起。当时互联网上正流行戏说乾隆、恶搞雍正,天涯 “酒论史” 版块却突然冒出个 “异类”。ID 为 “当年明月” 的石悦,凭借海关报关单般精准的考据,配上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幽默,把洪武大帝朱元璋写成 “创业公司 CEO”,将东林党争比作 “上市公司股权大战”,这个有趣的 “写书灵魂人”,一下就抓住了网友们的心。 其实这一切早有端倪。早在 2003 年,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公务员石悦,就开始实施一项 “时间劫掠计划”。他每天早餐时间研读《明实录》,午休构思章节框架,深夜化身网络写手 “当年明月”。同事老陈回忆:“他连食堂排队都在默背年号表。” 在石悦的办公电脑里,藏着加密文件夹,点开竟是密密麻麻的明朝官员关系图。有一回处理加急报关单,他竟脱口而出 “此事当如张居正考成法”,把在场港商听得一头雾水。 虽说大家都觉得石悦 “写书” 不过是打发时间,可谁都没料到,这个 “闲来无事” 的小爱好,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2006 年 3 月,石悦用 “当年明月” 的 ID,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敲下《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行字。当晚 23:47 分,这个新建帖子只有 7 个点击量。谁都没想到,这个海关关员的文字,就像暗夜里的流星,短短三个月,点燃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出版社编辑翻看后台数据时,惊讶地发现:“每天 3000 字,雷打不动。” 这个神秘作者的发帖时间,永远定格在 00:00 - 02:00。点击量突破百万时,版主 “赫连勃勃大王” 紧急核查 IP 地址,他都怀疑这是哪个大学教授的 “马甲”,怎么都想不到,这个 ID 的主人,竟是个海关公务员。 到 2009 年,石悦的《明朝那些事儿》销量突破千万。可唯一没变的,是石悦依旧住在海关宿舍。唯一的变化,是他书房添了台电脑,屏幕上永远开着两个窗口:左边是海关业务系统,右边是正在撰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终章。 每当媒体追问成功秘诀,这个曾月薪 4800 元的公务员,指着书房里磨损严重的《明通鉴》说:“哪有什么天赋,我不过是把别人喝酒应酬的时间,都给了我的这些‘老伙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