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引发哮喘?医生提醒过敏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金台资讯 2025-04-11 15:01:42

人民网重庆4月11日电今日凌晨,重庆主城区遭遇强雷暴天气,不仅带来疾风骤雨,更引发了一场特殊的“呼吸保卫战”,多家医院急症室接诊了因雷暴引发不适的患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江南院区急救部从凌晨1时陆续涌入大批“雷暴哮喘”患者,截至清晨7时,两院区共计接诊200余例相关病例。

“我从没想过打雷还会让人喘不上气!”在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急诊部,45岁的李晓(化名)手中紧握着支气管扩张剂讲道。她患过敏性鼻炎多年,凌晨雷雨初起时突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便前往医院就诊。据值班医生描述,当日因雷暴引发不适的患者年龄集中在30至60岁之间,均有花粉、尘螨等过敏病史,多数出现急性喘息、胸闷及持续性干咳等症状。

“原本只会打喷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在雷暴中突然发展为重度哮喘。”重医附二院急救部主任王晓龙解释道。当雷暴发生时,强对流空气将地表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裹挟至高空,雷电释放的能量使这些颗粒爆裂成不足2.5微米的超细微粒,随降雨重新降落地面。这些微粒可穿透鼻腔过滤屏障直达肺部,导致过敏人群气道平滑肌痉挛、黏液分泌激增。

雷暴开始后1小时是过敏体质以及哮喘患者出现不适的高峰期,但危险期是从雷暴前2小时持续至雨后3小时。王晓龙提醒,在此期间过敏体质者应紧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如必须外出需佩戴N95口罩,并避免在树下停留。另外,哮喘患者须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若出现呼吸时锁骨及肋间肌凹陷、口唇发绀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前往就诊的部分患者因自行服用抗过敏药延误救治,王晓龙特别提醒:雷暴哮喘本质是气道物理性阻塞,抗组胺药物无法缓解,及时就医才是关键。(胡虹、施懿)

0 阅读:12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