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8年,康熙皇帝下旨不留后事处决吴三桂的所有孙子,包括建宁公主的两个儿子。建

鉴史忆往呀 2025-04-11 16:50:34

1678年,康熙皇帝下旨不留后事处决吴三桂的所有孙子,包括建宁公主的两个儿子。建宁公主吓坏了,哭着跪到康熙跟前:“姑姑求你,放过我的两个儿子吧”! 1642年1月7日,大清崇德六年,皇太极第十四位女儿在盛京皇宫降生。她的母亲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奇垒氏,作为庶妃所生的公主,她被赐予和硕公主的封号。 第二年,皇太极便因病驾崩,年幼的公主还未记事就失去了父亲。在经历朝廷内部的一番博弈后,她的兄长福临继承大统,是为顺治帝。 随着大清入主中原,年幼的公主也跟随着顺治帝从盛京迁往北京城。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她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1647年,为了彻底平定西北农民军的残部势力,朝廷调派吴三桂入关,与八旗将领李国翰共同镇守关中。吴三桂为表忠心,将自己的儿子吴应熊送入京城作为人质。 当时的朝廷正面临着多方反清势力的挑战,而吴三桂作为曾经的明朝将领,其忠诚度始终是朝廷关注的重点。 1653年,吴三桂在平定西北农民军后,又率军攻打张献忠部,先后收复了重庆、成都等重要城市。为了进一步笼络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顺治帝决定将自己年仅十三岁的妹妹下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婚后的公主生活安定,与吴应熊育有三子两女。1657年,她被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受到了公主金册的册封。同时,她的丈夫吴应熊也被朝廷任命为少保兼太子太保。 1659年,吴三桂率军攻下云南,为清朝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朝廷为嘉奖这份功绩,将公主晋封为和硕建宁公主,这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封号。 顺治十八年,也就是1661年,吴三桂再立大功,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至此,南明政权彻底覆灭,吴三桂家族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顺治帝驾崩后,年仅八岁的康熙帝继位,朝廷的政局开始发生变化。在这场权力更迭中,满汉之争再度浮出水面。 随着南方战事的平息,朝廷开始重新审视藩王的权力。虽然吴三桂在康熙元年因擒获永历帝的功劳被晋升为亲王,并获得了贵州的管辖权,但这份荣耀并未持续太久。 康熙二年,朝廷以云贵地区军事平定为由,收回了吴三桂的平西王大将军印信。不仅如此,朝廷还将他的用人权力和司法特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 面对权力的削减,吴三桂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措施。他借口平定苗族叛乱的名义,不断扩充军队并囤积军需物资。 这种局势在康熙七年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朝廷为了安抚吴三桂,将吴应熊提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 康熙十年,朝廷更是破例允许建宁公主和吴应熊前往云南,为吴三桂祝贺寿辰。这看似是一次普通的家庭团聚,实则暗含着朝廷的政治考量。 然而,这种表面的和谐很快就被打破。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退隐辽东,朝廷以此为契机,正式下达了削藩的政令。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举兵反清,震惊朝野。消息传到京城后,吴应熊立即被逮捕入狱。 康熙十三年四月,在纳兰明珠等大臣的建议下,朝廷决定杀鸡儆猴。 为了震慑叛军,打击反对势力的嚣张气焰,朝廷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吴应熊和他的长子吴世霖被处以死刑,这对建宁公主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从这一刻起,建宁公主的身份发生了巨大转变。她从一位备受尊崇的和硕公主,变成了叛臣的遗孀。 朝廷将建宁公主和她的两个幼子软禁在建宁公主府中。 三藩之乱的战火持续蔓延,从云南扩散到广东、福建等地。而在京城的建宁公主,只能在府邸中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1678年,三藩之乱已经持续了五年,战火不断蔓延。这一年,朝廷再次对吴氏家族做出重大处置。 康熙帝下令处决吴三桂所有的孙辈子嗣,其中就包括建宁公主的两个幼子。建宁公主闻讯后立即前往御前,跪地恳求康熙帝饶过两个孩子的性命。 这位昔日贵为皇姑的公主,如今只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哀求皇帝的怜悯。但朝廷为了彻底根除后患,最终还是执行了这个残酷的决定。 此时的建宁公主已经三十七岁,曾经荣华富贵的生活已经荡然无存。在短短几年间,她先后失去了丈夫、长子,如今连最后的两个儿子也永远离她而去。 康熙二十年,随着吴三桂的病逝,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落下帷幕。但这个结局并没有给建宁公主带来任何安慰。 从此以后,建宁公主一个人生活在建宁公主府中。这座曾经热闹的府邸,如今只剩下她和一群宫人。 康熙帝念及姑侄之情,多次下诏慰问建宁公主。在诏书中,康熙多次表示建宁公主是被叛寇所累,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 朝廷依然保留着建宁公主的封号和待遇,每年按时发放俸禄和用度。但这些物质上的供给,无法填补她失去所有亲人的空虚。 建宁公主府坐落在北京城内,周围来往的百姓依然尊称她为公主。但府邸里的主人已经很少出门,更不见外客。 到了康熙四十三年的冬天,六十三岁的建宁公主在府中去世。

0 阅读:58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