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金融司法协同,赋能营商环境优化,近期,玉门市人民法院花海法庭聚焦“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开展“法银直联护企惠民”金融案件专项审理周活动,以“专项审判+法银协作+多元解纷”新模式,为辖区金融安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创新机制,法银协作。针对银行金融案件批量大、涉及基层企业和农户面广、执行难、社会维稳敏感等痛点,花海法庭通过法院办案、执行系统,加强利用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等措施与银行风控平台对接,实现涉案账户“一键查询、在线冻结”。同时,努力促进银行推动建立“贷前司法信用筛查”机制,助力金融机构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大对申请贷款人的征信情况和履行能力的审核力度,从源头上解决贷前调查不充分、贷款审批不严格、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降低金融违约风险,从源头上减少金融借款案件进入法院审判、执行体系。
提效赋能,加强服务。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社会稳定,设立银行金融案件专门立案机制,实行"简案速裁+繁案精审"分流机制;暖企护航对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及种植农户,联合银行制定“分期履行+信用修复”方案;组建“1名法官+1名助理+1名书记员+银行专员”审判模式,对涉企贷款及农业种植大户贷款纠纷实行“优先立案、专业审理、快速执行”,平均审限压缩至二十五天,并加强对涉案企业实际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宣讲,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农户贷款专款专用。
多元化解,源头治理。花海法庭始终坚持深化“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法庭”治理模式,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构建“法院主推、多方协同”的多元解纷格局,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从源头上杜绝矛盾纠纷的演化。打造“诉前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执行联动”的“分层过滤、无缝衔接”解纷闭环。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优先导入诉前调解程序,通过人民调解组织指派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金融机构指定联系人,法庭指派法官进行专业指导,促成双方达成“个性化履行方案”;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即时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当场审查、当场出具确认文书,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将大量金融纠纷吸附在诉前、化解在萌芽。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花海法庭的实践证明,司法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不仅是破解银行金融案件纠纷的“金钥匙”,更是有力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下一步,花海法庭将持续深化“法银直联护企惠民”金融案件专项审理周活动,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