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医院创新基层医疗模式两个月交出小门诊撬动大健康成绩单

齐鲁壹点 2025-04-12 10:33: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陈甜田通讯员张莹莹

开诊两个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海医院以下简称(北海医院)依托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要素赋能,蹚出基层医疗创新路径。这家新生医院以门诊量8687人次、12例重症精准转诊,4场义诊惠及数千名群众的破圈成绩单,通过创新路径迅速打开局面以“小门诊”撬动“大健康”,生动诠释了医联体建设的"北海速度"。

三甲托管激活基层医疗末梢

作为市重点民生工程,北海医院自建院之初便确立了“三甲标准、基层定位”的发展理念。通过专家坐诊、远程会诊、绿色转诊等机制,医院迅速建立起覆盖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分级诊疗体系。

北海经济开发区的王先生亲历了分级诊疗机制的效率革新:一天下午突发急性胰腺炎,原本要驱车1个小时到市区医院,现在10分钟到北海医院,门诊接诊专家迅速确诊,随即启动绿色转诊通道,急救团队紧急完成接诊准备,患者生命体征数据通过系统实时传输至滨医附院。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

开诊以来,医院累计完成12例急性心梗、多发伤、主动脉夹层等急危重症患者转诊至滨医附院得到有效救治,实现诊断零误差、转运零延误、救治全成功,印证了"基层首诊守门人、危急重症速通关"的协同救治效能。

多维服务织密健康防护网

针对北海地区就医群众慢性病发病率高、就诊需求集中的特征,医院以门诊为核心支点,打造"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同时推动健康服务端口前移,组建医疗团队开展4场“健康零距离”义诊,为15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体检及健康咨询服务,累计发放慢性病防治手册2000余册。通过三甲医疗资源的“精准滴灌”,基层医疗正逐步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模式转型。

顶层设计赋能医疗新生态

北海医院的创新实践,源自于政府"三级医院牵头+基层机构联动"的医联体顶层设计。

医院通过人才共享、技术平移、管理同质等机制,实现三甲专家常态化坐诊、医疗质量同标管控。

在此框架下,北海医院将于五月启用107张智慧化病床,配套远程监护系统与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机制,形成"门诊初筛精准化-住院治疗标准化-社区康复个性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破局基层医疗的刻板印象

北海医院自开诊以来不断颠覆"基层医疗即低水平重复"的传统认知。通过滨医附院医疗资源全面下沉,用门诊量8687人次、12例精准转诊等看似"微小"的数据,悄然推动着区域分级诊疗生态的重构。印证了医联体建设的深层逻辑——从单向"输血"到持续"造血"的跨越。基层医疗机构正转型为"早发现、稳兜底、防未病"的区域健康前哨站,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医疗也有硬实力"。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