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让贵州山区种田有了“科技范儿”(2′34″)
[解说]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在贵州省息烽县和清镇市,当地引进“智慧农业”设施,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大棚温度、湿度等信息,并控制大棚卷膜器和水肥灌溉,使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的环境、生长情况等得到信息化的控制,从而解决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附加值。通过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贵州山区种田有了“科技范儿”。
[同期]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硬件工程师 邹阳坤
这款是我们的第二代太阳能卷膜器,它相比于第一代的话,它的优点是它采取的通讯方式是4G通讯,采用太阳能给传统的卷膜电机进行供电,它搭配的控制端是我们手机的微信小程序,小程序直接进去就可以对它进行控制,然后也可以进行批量控制。当然如果说下雨、冰雹这些,可以一次性,就是一键可以关闭所有的大棚的卷膜器。
手机端的话我们打开我们的手机端,然后找到我们“温室智控”,它可以实现开度控制,比如说开49%,然后就进行通讯,它可以选择最有利于它充电的角度,去安装它的太阳能板,这样子能保证我们的电卷它始终都有充沛的电力。
现在我的开度控制是开到50%,大概是在这个位置,它就会停下来。单个大棚应该要节省个70%左右(的电力),后续运维它不消耗电力,所以说它整个后边是没有电费的,
[同期]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处副处长 张潇晓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包含了我们智慧温室设备,包括我们的植保设备等这一系列的方案,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农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减少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我们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其极大地确保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实现了我们整体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新华社记者刘勤兵、吴思 贵州贵阳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