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了一条河附近,结果来来回回跑了4次 ,愣是把40万人给活活跑散了。这般看似轻描淡写的描述,背后实则藏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军事传奇。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为了能保存红军剩下的主力,毛主席不得不做出避其锋芒的决定,四渡赤水也就此展开,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现代人利用现代军事思维重现当年景象,也是一个死局,可是这个死局竟然被毛主席轻易的打破。 当年,40万国军把3万红军围的那叫一个死死的,结果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硬是来来回回跑了四趟,直接把蒋介石军队给整迷糊了,成功跑出敌人的包围圈,那么四渡赤水能够大获全胜最主要是什么因素起作用了呢? 首先是情报收集的好,当时的红军通信技术简陋,但是成立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情报部门,就是二局,主要的任务就是监听敌方电台,通过翻译得出秘密情报,而在四渡赤水中,也正是因为这一情报部门的帮助,才能大获全胜。 二局的工作人员每时每刻都是监听敌方电台,终于捕捉到了川军的电台信号,通过长时间的密码翻 译之后得出了一个重要情报,而这个情报也为四渡赤水提供了关键信息。 第一个消息是蒋介石集结40万大军,对红军参与势力进行包抄,试图要一举歼灭,第二个消息是,蒋介石于3月24日离开山城重庆,飞到贵阳,贵阳周边已经没有重兵把守,属于兵力空虚的状态,这一情报野味后来四渡赤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自然是毛主席高超的军事素养,但凡这场战役交给其他人,无疑就是一场死局,怎么都是输,可是毛主席硬生生把这一场死局变成了活局。 一渡赤水,毛主席指挥部队向西渡过赤水河,巧妙的避开了敌人大大部队的进攻,在敌人的缝隙中不断穿插,紧接着就是二渡赤水,他做了敌人都想不到的做法,那就是挥师东进,杀了个回马枪。 三渡赤水期间,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制造了一个北渡长江的声势,这也为四渡赤水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渡赤水期间,就在蒋介石大部分开始往北部调动期间,红军再一次东渡赤水向南部挺进,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圈,至此四渡赤水终将成为军事史上的艺术。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军事素养实在是高超,打仗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挥自己的战士,而是要指挥敌人的部队,战后蒋介石也感叹道,不是我蒋某人无能,而是毛泽东实在是太厉害了。 最后在这场战争起重要作用的还有3万红军战士的英勇奋战,如果只单单凭借着毛主席一个人的能力,也难以抵挡蒋介石数十万的部队,即便是作战计划让很多战士都不理解,但是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坚决执行党中央给他们下达的所有战斗命令,红军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身先士卒,这才有了后来四渡赤水的绝对胜利。 四渡赤水的最终胜利是有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不仅得有准确的情报消息,得有战士们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更是要求战略制定者的军事素养。 在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后,才有了四渡赤水的最终胜利,即便这样的战争情景放到现在也难以复 制,四渡赤水战役也被很多国家的军人进行研究和探讨,每一次都是对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能力无比佩服=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了一条河附近,结果来来回回跑
品古观今吖
2025-04-14 10:15:40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