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在政策指引下不断提速。进入21世纪后,船舶工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并且在强力的产业政策支持下进行自主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业的稳步发展,国内各大造船企业发展持续向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手持船舶订单等总体上也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船舶(600150)、中远海控(601919)、天海防务(300008)、中船防务(00317)、江龙船艇(300589)、中国重工(601989)、中国动力(600482)、亚光科技(300123)、中远海特(600428)、锦江航运(601083)等。
相关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常熟市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
一、船舶制造行业相关概述
船舶制造行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船舶制造行业为海洋开发、水上交通运输、能源运输、国防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
现代船舶种类较多,可按不同方式对船舶进行分类。具体来看,按船体材料,可分为钢质船、铁质船、木质船、玻璃钢船、铝质船、钢丝网水泥船、混合结构船等;按航行区域,可分为远洋船、近洋船、沿海船和内河船等;按动力装置,可分为蒸汽机船、内燃机船、汽轮机船、电动船和核动力船等;按推进方式,可分为明轮船、螺旋桨船、平旋推进器船和风帆助航船等;按航行方式,可分为自航船和非自航船;按航行状态,可分为排水量船、滑行艇、水翼艇、气垫船、小水线面船、冲翼艇等;按照用途可分为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
船舶制造业发展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推动船舶制造行业发展,并积极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如2024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飞机、绿色智能船舶、无人船艇等高端装备产品,以整机带动新技术产业化落地,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体系。2024年11月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加速5G在海洋渔业、智能船舶、海上交通、海上执法、海上能源、海洋生态环境、海上救助打捞等领域创新应用。推动适用于海洋环境的5G网络设备及终端研发,深化5G与无人艇、海洋监测浮标、钻井平台等海洋设备融合应用。
二、船舶制造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船舶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关键零部件与设备等,原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特性,能够满足船舶对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关键零部件与设备包括发电机、柴油机、通信设备等,这些零部件与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船舶制造。中游是指船舶制造行业。下游是指船舶制造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军事领域,船舶主要用于海上巡逻、侦察、反潜等方面;在民用领域,智能船舶主要应用于海洋测量、环境监测、海上救援、货物运输、科研勘探等多个方面。
船舶的结构复杂且要求严格,需要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拉力。钢材由于其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被广泛应用于船舶的船体、甲板、舱壁、骨架等关键部位。这些部位是船舶的支撑结构,对于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使用钢材可以确保船舶在恶劣的海况下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障船员和货物的安全。近年来,我国钢材产量保持稳定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钢材产量达到11.33亿吨,到了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达到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9%。随着钢材产量的稳定增长,将进一步保障船舶制造的原材料供应。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三、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在政策指引下不断提速。进入21世纪后,船舶工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并且在强力的产业政策支持下进行自主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业的稳步发展,国内各大造船企业发展持续向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手持船舶订单等总体上也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其中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74.1%,占比较高,这意味着后续所造的船中有七成以上是中国制造。
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研判2025!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更多关于船舶制造产业的深度研究及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智研咨询),您也可以咨询了解智研咨询重磅发布的《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本《报告》从2024年全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态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5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4年度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船舶制造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