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网站4月9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在虚拟急诊环境中,人工智能(AI)在临床决策方面可能比医生做得更好——至少在涉及常见疾病时。
特拉维夫大学埃坦·贝格拉斯经济学院丹·采尔策教授从事的这项研究的成果发表在美国《内科学纪事》月刊上。研究评估了人工智能在“西达赛奈连线”应用程序(一个位于洛杉矶的虚拟急诊诊所)中的表现。相关研究成果还被提交至美国内科医师学会的年度会议。
研究人员分析了2024年6月至7月461名成年患者的就诊情况,重点关注呼吸道、泌尿、眼、阴道、牙科症状等相对常见的疾病。每次就诊都始于一个人工智能赋能的接诊系统,在患者与医生进行视频看诊前,该系统会生成诊断和治疗建议,包括处方、实验室检测和转诊。
研究显示,在77%的病例中,人工智能系统的建议被评为“最优”,而主治医师做出的决定有67%被评为“最优”。在21%的就诊病例中,人工智能的建议被评判为优于医生的建议,而医生的表现优于人工智能的病例占11%。在其余68%的病例中,二者的建议获得了相同评分。
评分是基于一个由4名经验丰富、均有超过10年临床经验的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的评估而得出。他们通过一个四点量表对(人工智能或医生的)建议的质量进行评估:最优、合理、不充分或潜在有害。
该专家小组还发现,人工智能提出的潜在有害建议较少——2.8%,而医生为4.6%。
采尔策说:“人工智能始终遵守临床指南,避免开具不必要的抗生素,并识别出患者病史中的危险信号。例如,它正确地识别出隐形眼镜佩戴者眼睛疼痛是感染的潜在征兆——这一点在快节奏的虚拟环境下很容易被忽略。”
这种基于数以百万份匿名医疗记录的算法仅在达到很高信任门槛时提供建议。在大约20%的病例中,由于把握不足,人工智能拒绝提供指导。
虽然人工智能显示出值得关注的优势,但这项研究也凸显了医生保持明显优势的领域。真人医生能更好地解读细微之处,回应就诊现场的新信息,并实时评估患者病情。
采尔策解释说:“例如,在患者因新冠肺炎而主诉呼吸急促的病例中,医生可能会断定这是轻度堵塞,不需要急救护理——而人工智能由于仅仅基于结构化输入进行判断,可能会作出错误归类。”
这项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在于,它没有追踪医生在作出最终决定前是否审视了人工智能的建议,因此难以评估人工智能对医生行为的影响。这项研究只聚焦于比较二者建议本身的质量。
采尔策说:“这是首批在现实医学实践中评估人工智能的研究之一——不是基于教科书或测试病例,而是基于实际的患者就诊。上述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表明人工智能能够作为有效的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尤其是在虚拟医疗环境中。”
采尔策还说,虽然人工智能不大可能取代医生,但它可以帮助减少误诊,引起人们对关键数据的关注,并加快临床工作流程的速度。他说:“医疗的未来很可能是医疗专业人士与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合作。”(编译/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