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汝帖》基因千年碑帖重绽异彩

金台资讯 2025-04-14 18:13:08

位于河南省汝州市的洗耳河畔,矗立着一座以《汝帖》为核心,以历代丛帖为主线,同时兼具传世名碑、名帖的专业典藏艺术馆。

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近日,笔者探访了这座汝帖艺术馆。在这里,《汝帖》的记忆被唤醒,《汝帖》的文化基因不断复制和传播。

走进汝帖艺术馆展厅内,从中国的第一部皇家法帖《淳化阁帖》到最后一部皇家刻帖《三希堂法帖》等著名丛帖,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书体的名碑名帖,犹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

“我们这代人不过是《汝帖》千年传承中的一程守护者。”望着展厅内陈列的《汝帖》拓本,汝帖研究院院长李志军语气里透着虔诚。

《汝帖》被誉为“宋室鸿宝”,与《绛帖》《潭帖》《泉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目前,汝帖艺术馆现有藏品近4000件,涵盖了古代法帖、近现当代法帖、名家碑刻等多种门类,真、草、隶、篆、楷无所不备,并涉及甲骨文、陶文、造像记、拓本善本等,分为六个展区,是国内唯一一座以法帖为主题的公益性艺术馆。

“与其他丛帖不同,《汝帖》并不是按照书法家的身份地位,而是按照书法的历史脉络编辑。从仓颉造字开始,依次是夏商周三代、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特征。”提到《汝帖》独有的历史观,李志军饶有兴趣地说。

北宋年间,汝州知州王寀秉承了孔子“文以载道”理想与情怀,借助书法艺术史来“论世正名于治乱之际,君子小人之分,每致意焉”。他刻帖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书法技艺的训练与学习,而是明天道、叙人伦,重建儒家理想的政治社会秩序。

正因为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特征,《汝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笔史”。

穿越九个世纪风霜,在当代“守护人”的共同努力下,《汝帖》不再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古老遗迹,而是以鲜活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持续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传奇。

如今,在汝帖艺术馆内,《汝帖》的书法艺术及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成为滋养心灵的传统文化瑰宝。

“未来,汝帖研究院将加强与非遗传统技艺的结合,不断拓展艺术展示空间和形式,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和互动性强的艺术体验,让更多人了解汝帖文化,感受汝帖之美。”李志军说。(

0 阅读:0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