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影艺术邂逅数字科技,当人工智能赋能艺术创作,北京市广电局正引领北京视听行业,以澎湃之势重塑行业格局。从“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品牌到超高清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从政策精准护航到优秀人才不断聚集,从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到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处处都可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北京力量”。
北京市广电局与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与“影游融合”的项目中探索新路径,创造新模式,取得新成果。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动漫影视主题活动将于4月19日举行,届时相关研究成果将首次发布。活动邀请国内动漫影视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顶级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链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推动北京动漫影视行业的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内动漫产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早在2018年,北京市就发布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支持原创动漫平台建设,扶持优秀作品创作生产,加强移动终端动漫作品的开发推广。2022年,由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制定的《关于推动北京动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动漫30条)明确指出,“鼓励图形图像、虚拟现实等科技型企业将自有、自研技术与动画行业融合。支持应用8K超高清、XR、360度全景、全息、裸眼3D等新视听技术创作动画。”
《消失的古文明:玛雅之谜》沉浸式大空间探索体验
门头沟区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龙生九子数字艺术馆
深海奇遇·全新海洋主题VR沉浸展
北京市广电局扎实推动“北京动漫三十条”落地,围绕内容创新、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关键环节,推动政府、协会、园区、企业、平台“五端联动”,整合动画行业上下游资源,将北京打造为全球动漫产业高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大获成功,离不开北京市广电局服务支持的多家87(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类别企业的共同努力,为中国动画“惊艳”世界贡献了北京力量。
京产动画《少年歌行》系列作品在全网获得超过70亿的高点击量;精品动漫《猫行东方》在优酷站内播放量超过340万,位列优酷动漫热度榜第五位。
《少年歌行》
《猫行东方》
《毛毛镇之海洋大发现》《宠物旅店》2部作品入围第28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洛神:动起来的中国名画》《欢迎来到北北家》等4部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重点动画项目名单,精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动漫行业与影视行业齐头并进。
为了进一步促进动漫影视产业的繁荣,北京市广电局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及审美趋势研究”和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电影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项目上展开了合作。结合“动游融合”“影视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工业美学与“影游融合”“动游融合”带来的新机遇、新美学和新未来。
经过研究发现,未来随着“人机一体”创作场景的不断深化,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影视创作领域,展现出其在融合创作渠道中的潜力。人工智能助力于视听艺术创意想象的实现,在拍摄制作层面补充人类技能、提升制作的确定性,推动“视觉创意想象”的展现,进而提升叙事与视听语言之间的协调性,使“故事创意想象”更加完整和合理;人工智能也可能引发视听创作中的路径依赖、创作空间受限、机器规训等问题,从而抑制创意想象的发展。因此,在“工业规训”与“想象自由”之间寻找平衡,可能是未来人工智能促进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向。
通过游戏的人工智能场景构建技术,以及动漫影视中的人工智能奇观创造,我们看到了“动游”在视觉表现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和谐境界。人工智能所具备的多项关键功能,如“搜索”“纠错”“大数据处理”以及“文本逻辑审查”,为游戏和影视故事世界构建的完整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影视游戏化”的展现也得到了人工智能生成奇观影像技术的有力支撑,使得影视作品能够以更加生动和互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