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正式启动“红菌产业培育项目”,下拖乡、亚卓镇、扎拖乡、仲尼镇联合启动“云杉育护+红菌共生”生态经济示范项目,计划投资816.20万元,实施人工造林3100亩,栽植云杉24.18万株,通过科学育护云杉林、扩大红菌共生规模,同步带动木茹乡苗木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林木经济+生态保护+群众增收”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实施该项目是减少扎坝片区的水土流失,是增加农民当地劳务收入。”道孚县林业和草原局天保办副主任向华介绍,项目以云杉为主要造林树种,依托其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特性,改善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云杉林育护期为3年,通过专业化种植与管护(首年种植养护,后两年持续管护),预计存活率达95%以上。更为重要的是,云杉成林后,形成的湿润荫蔽环境为红菌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形成“林菌共生”模式。红菌作为高价值食用菌,其菌丝体可分解云杉落叶,加速有机质循环,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实现生态效益与资源利用的双向增益。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设期与管护期累计提供劳务岗位2469人次,覆盖四乡镇22个村,带动脱贫人口1743人次。每株云杉30元的3年管护费,按“18-6-6”的阶梯式比例发放,让村民吃下“定心丸”,3年累计劳务总收入预计达558.00万元。
此外,道孚县木茹村作为云杉苗木供应基地,通过发展苗木培育产业,为村民开辟年户均增收1000-2000元的新渠道。木茹乡古调村苗木种植示范户仁孜降初对此深有感触:“今年我种云杉苗赚了三四万元,村里还有人靠毛桃、根雀树增收,育苗成了咱的‘铁饭碗’!”项目通过“家门口就业+产业联动”,切实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银行”,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同时,该项目以云杉种植为核心,持续延伸“育苗—造林—管护—菌类采收”的产业链条。木茹乡依托苗木产业优势,规模化培育云杉苗,为道孚县造林工程提供优质种源,形成“一村带多乡”的协同发展格局。未来,项目还将探索特色农业、生态保护的衍生产业,进一步挖掘林木经济潜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红菌产业培育项目是道孚县深入贯彻落实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要求,启动的“兴林利民”项目,不仅修复了生态,更让群众端稳了“生态饭碗”。
从云杉育护到红菌共生,从苗木产业到劳务增收,这一创新实践将生动诠释“护林富民”的深层内涵,为高海拔地区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何晓红、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