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结束后,毛泽东让韩先楚去福州军区当司令,他不去,毛泽东点明:“不想去也要

寻墨阁本人 2025-04-15 15:27:30

抗美援朝结束后,毛泽东让韩先楚去福州军区当司令,他不去,毛泽东点明:“不想去也要去,一定要把一个解放海南岛的人放在福州当司令,让台湾看看,打下海南岛的人,现在到福州当司令了!”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占据了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将战略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海南岛。与先前的陆地战役不同,此次战役涉及到了海上作战,对解放军来说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韩先楚,作为12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战前,面对着广阔而凶险的琼州海峡,即使是陆地上无往不利的解放军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海峡的宽度和海上的恶劣天气条件是两大难题。此外,海南岛的守军数量庞大,配备有海空军支援,这无疑增加了渡海作战的难度。然而,岛上的守敌虽多但战斗力较弱,且有地方武装力量琼崖纵队的内部配合,为解放军提供了一线生机。 在2月1日至2日举行的作战会议上,决定采用分批秘密渡海的策略,并计划在6月进行。然而,韩先楚提出在主力部队强渡时,他将亲自率领40军进行登陆作战。 在1949年3月12日,韩先楚在与军政委员袁升平的一番讨论后,决定采取积极的策略。他们向四野总部发送了第一次电报,建议将原定的战役准备时间大幅缩短。韩先楚强调,利用4月20日前后的谷雨季节,可以有效利用季风优势,以40军和相邻部队的主力,迅速发起攻琼战役。他认为,此时的天气和海况对于进行海上运动十分有利,能够大幅提高渡海作战的成功率。然而,这一建议初次未能获得即时的批准,因上级领导层仍在权衡不同的战术与战略风险。 不甘于战略上的被动等待,韩先楚在3月21日再次发起建议,此次他更为具体地提出了使用118师的主力及119师和120师的部分部队,强调要在清明节后迅速行动。他详细规划了部队的编成和动员,预计集结5至6个团的兵力,以保证有足够的战斗力进行强渡。他强调,这一波主力的迅速推进将直接冲击敌军的防御线,迫使对方在战术上做出调整,从而为解放军创造更多的战场优势。 4月7日,韩先楚不待上级最终决策,再次向四野总部发送了紧急电报,此次他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时间框架:40军2个师将在4月16日至18日选择有利风向发起总攻。他进一步建议,43军的5个营应在岛上进行配合,既可以执行接应任务也可牵制敌军。韩先楚在电报中表示,一旦这次登陆行动成功,将会对敌军在琼岛的整体布局造成根本性的变动。 1949年4月8日,韩先楚关于提前渡海的战略建议获得了邓华的正式批准。邓华充分理解了提前行动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随即将这一方案迅速上报至更高的指挥层审议。次日,林彪亦对这一方案表示了赞同,并正式批准了这一大胆的战术计划。 随后,4月15日,邓华按照上级的指示,正式发出了行动命令。这一命令决定采用韩先楚所提议的战术安排,实施强渡琼州海峡的计划。 4月16日夜晚,一切准备就绪后,韩先楚带领的40军和43军的部队开启了这场大规模的渡海行动。两军的部队共计约25,000人,其中40军18,000人,43军7,000人,这两支主力部队的任务是执行一个精心策划的夜间渡海突袭。部队从雷州半岛的多个秘密集结点出发,利用夜色和有利的天气条件,成功地避开了敌方的主要监视和防御点。 在技术和战术的精心准备下,这一大胆的渡海行动得以顺利进行。在4月17日凌晨的黑暗中,解放军的船队在敌方防线的缝隙中穿行,没有引起太大注意。随着天色逐渐亮起,韩先楚率领的部队成功登陆海南岛。他们迅速占据了岸边的关键位置,并开始按照预定计划向岛内推进。通过在黄竹和美亭地区的连番战斗,解放军在5月1日成功解放了整个海南岛。

0 阅读:810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