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停车系统推行后,引发不少争议。浦东联洋的张先生发现,家门口路边停车费从每天30元涨到150元,周边商户直言成本太高;扫码缴费时,同样1小时多的停车时长,智慧停车位收费25元,比人工收费路段贵一倍多。黄浦区还出现停车14秒被按15分钟计费、收费15元的情况,浦东一车主甚至收到6000多元的巨额欠费单。 实际使用中,智慧停车的便民初衷大打折扣。有的停车位二维码积灰难扫,有的标注“设备调试中”却照常按全天收费。车主遇到问题申诉无门,客服热线人手不足,投诉处理周期长达15个工作日。还有车主提前预约包月,到场却因系统问题多付费。 如今,上海超八成中心城区收费道路已完成智慧化改造,技术手段虽先进,但服务却没跟上。智慧停车的初衷是提升管理效率、方便市民,可如果忽视实际需求,只追求技术精度,反而给群众带来困扰。城市治理的智慧化升级,必须兼顾技术与民生,在保障管理效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