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临夏州东乡县唐汪川,万亩杏林如梦如幻,粉白相间的杏花层层叠叠,似云似雪,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蜿蜒的电力银线穿梭其间,与花海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洮河之畔,国网临夏供电公司达板供电所员工马祥伟和黄志强正操作着无人机对10千伏唐汪线进行巡检。无人机嗡嗡作响,显示屏上电流数据实时跳动,见证着这个“陇上杏花第一村”的产业蝶变。
“天水的苹果安宁的桃,唐汪大接杏是一宝。”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将唐汪大接杏与花牛苹果、安宁白凤桃并列,足见其珍贵。唐汪的“杏缘”,早在明代就已结下,至今已有600年的种植历史。
近年来,东乡县政府发挥这一特色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打造旅游品牌,始终擦亮着“陇上杏花第一村”的金字招牌。为全力支撑当地产业发展,国网临夏供电公司以电网改造升级为发力点,为杏花经济注入“电动力”。
“电网改造后,电力供应稳定可靠,我们的生产也信心更足了!”在唐汪镇马巷村智能化分拣车间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截至目前,国网临夏供电公司累计为唐汪杏花产业新建改造35千伏线路24公里,10千伏线路29.88公里,新增6台配电变压器,供电可靠性跃升至99.93%,彻底消除当地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在做好电力供应保障的同时,马祥伟和黄志强还协助客户仔细检查了除霜机的供电线路,确保除霜机正常运转。除霜机的正常工作对杏子增产意义重大。在唐汪的初春,早晚温差大,除霜机能够有效保护杏花树免受霜冻的侵害,减少因霜冻导致的花蕾受损,从而提高杏子的产量。
如今,唐汪年产鲜杏2500吨,2024年,唐汪杏花村景区在临夏州景点人气榜排名第二,全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单日最大接待游客超4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多万元。马巷村农家院主马元旗兴奋地说:“全电厨房11个电磁炉全开不跳闸,空气能采暖让民宿比城里还舒适,多亏了供电公司给我们的支持!”
国网临夏供电公司的一系列主动服务举措,为唐汪杏花产业注入了强劲“电能量”,也让当地群众用上了“放心电”“满意电”。在电力的保障下,“绿电”与“杏香”的交响曲必将更加动人,这片古老的土地也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此外,国网临夏供电公司还组织国家电网甘肃电力(临夏马进伟)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黄河之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向群众和游客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手把手教大家使用“网上国网”APP,为民宿和工厂量身定制用电方案,让用电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孙昶杨学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