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袭来的168小时:杭州跨境电商突围

钱江晚报 2025-04-15 18:59:21

钱江晚报

2024年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2141.3亿元,同比增长19.1%。在杭州,跨境电商企业数量早已突破6万家。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超580亿元,居全省首位,同时也是“关税战”中迎接冲击的第一道防护墙。

当传统贸易体系遭遇系统性冲击,市场微观主体的生存韧性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肌体的抗风险能力,他们如何“闯关”突围?又在摸索哪些实践路径以打破“断链”困局?

“关税战”袭来的168小时

4月,原本是跨境贸易活跃期,尤其是海运出货旺季。

这个惯例在今年春天被打乱。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美国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且从5月2日开始,不再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商品提供800美元以下免税待遇。

蔡丰泉原本的工作计划就此被完全打乱。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公布不到10个小时,身为杭州天元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单元总经理的蔡丰泉接到通知,公司召集跨境电商团队主要负责人开个“短会”,结果一开,开了3个小时。

天元宠物是一家杭州老牌外贸企业,主要出口猫爬架、狗窝等宠物日用品,2024年全年出口总额超10亿元,美国是他们的主要市场之一。“我们并不觉得到了放弃美国市场的时候。”蔡丰泉坦言,为控制成本,公司初步决定对出口产品提价20%,减少海外电商平台营销投入,同时降低整柜出口发货频率。

贸易建立在稳定的预期之上,而美国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让跨境贸易充满了巨大的不可预测性。

“关税从34%提高到84%以后,意味着我们的产品绝无大幅降价出售的可能。”4月7日,亿仓家具负责人风飞扬刚刚把最后一个货柜的货发往美国,搭乘的这班货轮计划提速20%,把航期缩短到24天之内,以赶上关税豁免的最后期限。

4月9日,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累计高达104%。800美元以下跨境小件包裹的关税也大幅跃升至90%。

再度拉高的关税反而让风飞扬平静下来,他叫停了生产线,召集业务部,紧急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在跨境贸易行业打拼20多年,他经历过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时隔7年,硝烟再起。“我已经做好了应对风暴的准备。”风飞扬坦言,一季度的备货量就超过1.5亿美元,直至4月10日,他还有二三十个货柜正航向美国东海岸。

无序、未知、焦灼、愤怒,风飞扬当下的复杂情绪或许是所有外贸人的共同感受。“放弃幻想,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

进退维谷间更渴望政策的确定性,他在产业带企业大群里留言,将以背水一战的姿态继续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博弈。

韧性“突围”

国家间的角力之下,穿梭其中的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切身感受到关税数字背后真实的冲击力度。

海智在线平台实时数据显示:自4月2日以来,北美市场新增订单量同比骤降65%;同一时间段内,在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达成的订单交易金额则超过4000万元。

“有墨西哥客户一次性就发布了20款机加工零件的采购需求。”海智在线副总裁刘海涛说,他们在三年前就开始沿“一带一路”建数字化贸易平台,并在中东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启动本地分支机构搭建计划,请当地采购商入链。“去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订单量同比增长56%,今年一季度其在海外订单中的占比已经达到65%。”刘海涛说,作为深耕非标零部件出口的跨境出口平台企业,北美市场依然是他们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不是唯一的。

争夺新兴市场的战役早已打响,破局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速度、力度,以及创造新价值。

“眼下这一波一定要帮企业扛过去。”海智在线董事长佘莹的信心不仅在于持续升级的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也源自平台新上线的外贸碳服务。针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该服务可自动生成产品碳足迹报告,帮助中小工厂叩开欧洲高端市场。

追风者随之而来——就在这两天,宁波的一家年产值2000万元的精密加工厂,通过平台快速匹配,成功接到法国普罗旺斯客商的复杂曲面零件订单。工厂负责人感慨:“以前等订单像钓鱼,现在平台系统直接引来了鱼群。”

事实上,这场关税风暴如同多米诺骨牌,影响的不仅是长三角的生产制造车间,更是国外超市的货架标签。

在邢阳看来,贸易战的核心从来不只是关税,而是“供应链优势能不能修复价格优势”。邢阳经营着一家销售户外家具的外贸企业,9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当关税叠加超过54%时,他的价格优势已经变得无比脆弱。“如果我能通过数字化改造等办法,在同等关税条件下把综合成本控制到比竞争对手低15%,我就还能撑得住。”当贸易竞争从“比谁更便宜”转向“比谁更扛得住冲击”,这本质上就是用供应链能力重构价格优势的护城河。

很多企业已经行动起来。4月10日,风飞扬的团队已经开始抽调美国市场业务员着手准备启动欧洲、澳洲、南美市场的促销活动,他要把这块原本只占30%左右的“蛋糕”做大。

走得出去,也请得进来

关税风暴下的贸易痛感,促使供需双方都加快了脚步。

物产中大云商跨境业务负责人王枞至说,从后台需求看,近期欧洲买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购买量有所增加。“虽然数据还在波动,但我们希望这部分需求尽快成熟,为杭州中小企业尽快打通欧洲市场的通道,帮助他们开拓新市场。”

浙江省跨境电商产业联盟常务副主席王少华则正为如何将新兴市场的采购人“请进来”而奔忙。“传统外贸企业走出去最常规的方式是参加世界性展会,但实地考察更能直观验证中国制造的质量稳定性,帮助企业获得订单。”王少华认为,也许是时候主动把更多有意愿、有需求的专业采购商请进来了。

不仅如此,跨境电商产业联盟也正试图建立更多联系,把新兴平台的采购人也“请进来”。与传统外贸依赖多级代理商不同,新兴平台的采购人主要通过社交电商或DTC(直接触达消费者)模式进行选品、采购或供应链对接,需求也更细分。“新兴平台采购人常驻目标市场,能快速反馈文化偏好与合规要求(如欧盟CE认证),降低企业试错成本。”王少华说。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企业不得不升级“创新引擎”,在关税重压之下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以提高柔性竞争能力。

这种超越关税的规则重构和韧性增长,才是新全球化时代下贸易竞争更深层的逻辑。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文件,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

浙江跨境电商企业也已经决定继续走自己的路。4月13日,风飞扬在朋友圈分享视频,写道:“一层模板已拆除”。高挑、开阔的新建筑,那是他正在建设中的新生产车间,承载着他开拓新市场的迫切。

此刻,海智在线平台上代表不同国家客户订单的绿色光斑正不断跳动;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正穿越亚欧大陆——这是中国对贸易保护主义最有力的回答。

0 阅读:416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