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癌症死亡率首位,注意这些“预警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4-15 19:44:59

今天至4月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数据显示:肺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肺癌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癌症死亡率首位。

作为恶性肿瘤界的“头号杀手”,肺癌正以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健康,尤其是其年轻化趋势和复杂的致病因素,让早期筛查与科学预防成为当下关键课题。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主任陈克能表示,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的病例超过106万,死亡数超过73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易感性,不少人确诊已是中晚期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郭晶主任医师介绍,和很多癌症一样,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易感性,他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些生活习惯良好但最终确诊肺癌的病例,而这些病例往往有着肿瘤家族史。

郭晶说:“这提示我们,肿瘤家族史是不可忽视的高危信号。即使没有明显症状,这类人群也应纳入重点筛查范围”。

在宁大一院胸外科门诊,每天都有因咳嗽、胸痛就诊的患者,这其中就有被癌症“头号杀手”找上的人,而且他们中有不少人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

“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体重骤降等症状时,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长到一定程度,压迫了肺、气管等器官,此时治疗起来会更加棘手,甚至有些人直接就失去了手术机会。”郭晶说。

哪些症状是“预警信号”?

专家表示,当身体发出某些“预警信号”时,要合理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并及时就医检查,这些“预警信号”主要包括:

1、咳嗽:这通常是肺癌的首发症状,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刺激支气管黏膜,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即便服用止咳药也难见效。

2、咯血:部分肺癌患者会咯血或痰中带血,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血液供应丰富,剧烈咳嗽时易造成血管破裂且出血。

3、声音嘶哑:一些肺癌患者可突然出现或轻或重的声音嘶哑,甚至在短时间内声音完全消失,且常规治疗往往无效。

4、胸背部疼痛:随着肿瘤越长越大,压迫血管、神经、侵犯胸膜的时候,就可出现持续性的腰背部疼痛。

5、双上肢、头颈、颜面等部位的水肿:当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头颈部以及双上肢的水肿。

目前肺癌正呈现三大异动

与传统认知有所不同,目前肺癌正呈现三大异动:

首先是性别天平倾斜,很多人认为吸烟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得多,所以男性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也会比女性高得多,然而事实是——近年来男性与女性肺癌患者的占比已非常接近。

其次是肺癌的年轻化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不少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被查出肺癌。

第三是不吸烟人群发生肺癌的案例层出不穷,遗传、情绪压力、不良生活方式等成为肺癌的重要诱因。

事实上,虽然发病率、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但肺癌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遗传、肺部病史等。

专家强调,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相关数据显示,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低50%以上。

哪些情况属于高危人群?

郭晶强调了高危人群进行肺癌早筛的重要性。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年龄≥50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为肺癌高风险人群:

(一)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

(二)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三)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四)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至少1年。

(五)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肺癌。

对于这些肺癌高风险人群,专家建议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必要时可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

郭晶提醒公众,肺癌并非“绝症”,但需要用理性与主动打破“沉默”,定期体检、远离风险、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异常信号!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