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薰衣草,又被称为香草、香水植物,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花卉,其茎秆细长,叶片窄长呈灰绿色,末梢上开紫蓝色小花,全草含挥发油薰衣草油,香气独特且品质优异。薰衣草的用途广泛,是加工化妆美容用品、药品、茶饮品的重要原料,其香气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舒缓情绪等。在新疆,特别是天山山脉腹地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薰衣草种植加工业发展尤为突出,这里已成为中国薰衣草种植加工的主要基地,甚至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香料生产基地。扦插栽培作为薰衣草快速繁殖和扩繁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传统的扦插栽培方式在水分和肥料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水分利用率低、肥料施用不精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薰衣草扦插苗的生长质量和产量。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施肥技术,能够实现水肥的精确供给,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薰衣草扦插栽培中,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栽培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薰衣草扦插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进而提升薰衣草产业的整体效益。

1选地与整地
薰衣草喜阳光,惧内涝,选地时需光热充足、地势高、排灌便利。土壤需肥沃、深厚、透气,含有机质丰富,以沙质土为宜。种植前深翻土壤20~25 cm,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 kg,翻耕后耙平耙细,清理杂物。

2滴灌带铺设
在选择滴灌带时,应考虑其材质、耐压性、流量均匀性等因素。购买后,应对滴灌带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无破损、无堵塞,并确认滴头间距和流量符合薰衣草灌溉需求。滴灌带孔径为1.6 cm,铺设间距为1.2 m,确保滴灌带铺设平整、无扭曲、无折叠,并保持适当的松弛度。要注意滴灌带的出水口朝上,以免堵塞。在铺设滴灌带时,应注意滴灌带之间的连接和固定。连接处应使用专用接头或热熔技术,确保连接紧密、无渗漏。同时,滴灌带应使用地钉进行固定,防止其移动或漂浮。

3覆膜
选择黑色地膜,吸光保温效果好。地膜不宜过厚,在0.3mm左右即可。在铺设期间,为了预防地膜被风刮起,需要人工辅助压膜。

4扦插栽培
4.1 插条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发育健旺、未抽穗、节距短而粗壮的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条。在选苗时,注意避免选择杂株,要求幼苗不畸形,品种特征良好。插条的长度通常在9~12 cm,顶端8~10 cm处截取作为插穗。切口应靠近茎节处,力求平滑,避免韧皮部破裂。从下端剪斜向下45°剪枝,保留上部叶片。每50根捆成一捆,并及时运往阴凉处庇阴,避免扦插苗失水严重。
4.2 扦插前浸水与消毒
在扦插前,先将薰衣草苗直立浸水2~3 h,然后再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消毒。消毒液可以采用0.1%高锰酸钾与500倍液多菌灵制作。浸泡消毒时间为30 min。
4.3 扦插方法
在扦插薰衣草苗时,应垂直扦插,要求薰衣草苗保持直立。薰衣草苗插入土深度为8~9 cm,地面保留5~10 cm。株距为30~35 cm,在滴灌带两侧进行扦插。在完成扦插24小时后,需要进行灌水。第一次灌水注意控制灌水量,不宜过大,土壤湿度应保持在25%。

5水肥一体化管理
5.1 滴水
土壤含水率为20%~25%时最适合薰衣草的移栽和生长,低于10%影响生长,要及时浇水。在开春后,地温回升,根据薰衣草需水中期多、后期适量的特点,在返青、现蕾、抽穗至初花前需保证足够水分供应,不能受旱。返青至收割前一般浇水4次,全生育期浇水6~8次。使用滴灌,返青期头水给足,一般60 m3/667 m2,后根据土壤墒情滴灌20~40 m3/667 m2。收割前15天左右适量灌水一次,延缓薰衣草花萼脱落。花采收后,应及时灌水,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封冻前浇水有利于安全越冬。
5.2 滴肥
在开春后,薰衣草苗地下部分进入快速生根期。在5月中旬前,可以不施用化肥。如果发现地块明显肥力缺失,可以在滴灌时,随水追施黄腐植酸有机肥80 kg/hm2,有利于促进薰衣草生根。5月中旬后,可以施用氮肥+磷肥,其中注意少施氮肥,适当多施磷肥。随水滴施尿素20 kg/hm2,磷酸二氢钾35 kg/hm2。进入7月份后,逐步增加氮磷肥施用量,随水滴施尿素40 kg/hm2,磷酸二氢钾40 kg/hm2。
8月份后,随水滴施三元复合肥(15:10:15)90 kg/hm2。滴灌施肥应选择水溶性肥料,先滴水后滴肥,滴水20min,在滴肥30~40 min,滴灌施肥完成后,滴水30 min冲洗管道。此外,在剪枝后,为了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剪枝影响,可以施用叶面肥。叶面肥应在剪枝5天内施用,用尿素按照1:5的比例配制成尿素溶液,喷施1.2 kg/hm2。

6机械除草
采用机械设备进行中耕,期间注意保护地膜。机械设备中耕可以有效清除尚未长成的杂草。针对一些长成的杂草,还需要搭配人工除草,提升除草效果。6月下旬撤膜,提升土壤透气性。

7修剪整枝
薰衣草幼苗期,长至25~30 cm时及时进行摘心打顶,控制植株徒长,使植株更加矮壮、紧凑。操作方法:用手捏住植株顶端的嫩叶,将其掐掉。春秋季节修剪可以促进植株生长,重点是去除病弱枝、徒长枝和过密枝,保持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夏季是薰衣草开花的季节,此时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植株的形状,使其更加美观。在花朵凋谢后,及时剪去残花和枯萎的枝条,以保持植株的整洁。同时,短截枝条使植株保持合适的高度(20~25 cm)和形态。冬季是薰衣草的休眠期,此时进行修剪有助于保持植株健康;修剪的重点是去除枯枝、弱枝和病枝,减少养分消耗。在薰衣草的生长期间,定期剪掉长势较弱、过密、病枝叶等。剪除病枝时要确保剪刀干净,并在修剪后对工具进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8无人机防治病虫害
8.1 病虫识别与监测
在使用薰衣草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前,首先要对薰衣草田地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准确的识别与监测。通过地面观察、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拍摄以及图像识别技术,对病虫害进行快速、全面的检测和识别。同时,要建立起病虫害监测记录,定期进行分析,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8.2 无人机喷洒技术
无人机喷洒技术是无人机防治薰衣草病虫害的核心环节。在进行喷洒作业时,要确保无人机的飞行稳定,避免出现过大的波动或漂移。同时,要调整好喷洒系统的喷头角度和喷雾量,确保药剂能够均匀覆盖到薰衣草植株的叶片和枝干上。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无人机与植株发生碰撞,以免对植株造成损伤。
8.3 药剂选择与配比
叶斑病,采用喷波尔多液1:200喷雾防治,或者采用代森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霜霉病,采用雷多米尔锰锌6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0.2%的溶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间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不同药物交替使用,提升用药效果。红蜘蛛,采用0.26%苦参碱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如果虫害比较严重,可以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3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沫蝉,可以清除虫卵枝条,集中烧毁。还可以利用沫蝉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黑光灯灯距地面1.5 m,灯距800~1000 m。还可以采用25%巴沙乳油2~2.5 ml/L药液或50%甲胺磷乳油0.83~1.25 ml/L药液喷雾防治。

9结语
薰衣草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现代农业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通过实施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薰衣草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为薰衣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薰衣草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薰衣草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