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进站堵’,现在改走这条新路线后,通行距离缩短了大约两公里。别看这只有约百米长的专用道,进站时间直接减少了十多分钟。”一位665路公交驾驶员点赞道。4月16日,随着洋桥南滨河路封闭路段正式恢复通行,南三环进站的“最后一公里”开辟了公交专行道,让进站私家车、公交车分流,从而缓解北京南站路西段的交通拥堵。
作为首都重要交通枢纽,北京南站日均到发旅客超20万人次,承载着交通运输大动脉的作用。然而,从南三环辅路到北京南站路的“最后一公里”,却长期被司机们戏称患有交通“血栓”。
时针拨回到一个月前,每天晚高峰,北京南站路西段就像被按了“慢放键”——由于出租车运力过载,候客的出租车队伍顺着北京南站路西段唯一的进站道路,一直排到了南三环辅路上,严重拥堵让行驶在此路段的公交车经常晚点,接送站的私家车也饱受堵车的困扰。
长期以来,旅客、司机和附近居民一直盼望着北京南站路交通状况能有所改善。自去年南站地区交通流线优化任务立项以来,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多次邀请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单位开展实地调研,研究解题方案。
随着北京南站路重新调整地下停车场西南入口的交通流线,治疗“血栓”终于有了条件,“大车走滨河道、小车走南站路”的分流疏解方案得到各单位一致认可,各方决定,恢复通行此前封闭的洋桥南滨河路并设置公交专行道。
但要让尘封多年的道路重新开放并非易事,此时封闭的滨河路内部违停车辆众多,俨然变成了一个临时停车场,相应的技防物防设施也几乎为零。
为了打通新流线,今年初开始,一场多部门联动的“会战”拉开序幕。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成立攻坚专班,携手市区交通委、市区交管部门、丰台区城管委和西罗园街道等单位,迅速完成车辆清退、路面修整、标线施划、探头安装等系列工作,为线路开通保驾护航。公交集团加紧研究制定公交改线方案,加速完成方案审批和对外公示。同时,市交通委、市文旅局也在对旅游大巴车的线路调整做广泛宣传。
“每个环节都在抢时间。”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主要负责人指着墙上的进度表说,“1月8日完成地面修复,1月19日完成公交专用道标线施划、标牌设置,4月8日公交集团对外公示征求市民意见,4月16日正式通车——所有节点精确到日。”
4月16日开始,改线后的665路公交车和大巴车通过专用车道,直达北京南站南广场,旅客们不必再担心搭乘公交车到北京南站会因“最后一公里”的拥堵而误点,北京南站路西段的交通压力也将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