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要全面客观看待近期价格的低位运行,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
16日,国新办就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题到,3月CPI同比下降,但核心CPI明显回升,请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当前的物价走势?
盛来运表示,物价不仅关系到宏观经济的通胀水平,也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3月份价格的下行原因,主要还是一些商品价格季节性的回落和国际原油价格下降短期冲击的结果。
盛来运介绍,这两年,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CPI还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都在低位运行,分析其原因,既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影响。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一些传统产业、传统动能在衰减,部分产业供过于求,通过价格调整进行市场的出清。另外,新动能在成长,新的动能往往是市场稀缺的,需求旺盛,价格上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新动能所带动的价格上涨还难以对冲传统动能衰减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价格还处在一个低位运行的状态。所以,相关产业的调整会对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一系列影响,要全面客观看待近期价格的低位运行,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
盛来运指出,价格高了会影响“钱包”的支出,提高生活成本。但是价格太低了也不行,会影响企业增收增利,进而会影响收入和就业。所以,保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至关重要。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价格的回升。一方面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要统筹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同时,还要规范市场秩序,改革市场价格运行机制,防止过度“内卷”。比如,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些措施都会有利于促进价格水平的合理回归。从3月份的价格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效果在显现,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相对于2月份下降0.7%,收窄了0.6个百分点;扣掉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3月份上涨0.5%,2月份是下降0.1%,这就显示出,随着经济的回升,总需求的回暖,再加上促进价格合理回升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