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家长的焦虑情绪日益加剧,孩子的心理问题频繁出现,亲子关系紧张成为普遍现象。近日,由花径教育创始人林巨和张杨创作的新书《妈妈,请这样爱我》(全3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对家庭教育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剂“良方”。
“无分别的爱”
《妈妈,请这样爱我》深入阐释了林巨老师和张杨老师躬耕家庭教育领域20余年实践与思考的结果,通过生动的生活小故事和心理学分析,揭示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人生轨迹的,并呼吁家长放下执念,接纳孩子的真实模样、支持孩子活出真实的自我。
第一册通过幼儿园的一些真实故事,为读者呈现出用“无分别的爱”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的实践方法,帮助家长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需求,最终培养出“和自己的心在一起”的“热爱驱动”的孩子。
第二册通过作者养育女儿的真实案例,亲身示范了如何践行“无分别的爱”的理念,家长们从中可以学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孩子探索自我、发展个性,使孩子自由地成长为鲜活、独立、自信、有创新能力的人。
第三册是学习“无分别的爱”学员的心得合集,他们探讨了自己童年面临的压力与困惑、对父母的爱的渴望,童年阴影对成年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自我成长,重新养育自己的故事。
每个人生来就是圆满的
“无分别的爱”是由林巨老师独创性提出的家庭生命教育和生命成长理念。林巨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是首位将家庭教育与父母生命成长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专家,从事教育和心理研究超过20载,研究的领域包含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及父母成长教育。
林巨老师从对人性底层规律的思考入手,深刻洞见教育的本质,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理念和观点。2011年,他创造性地提出“无分别的爱”的家庭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家长用“无分别的爱”爱自己、爱孩子,与孩子心心相印,建立爱的链接,养育身心健康、活色生香、圆满灵动、热爱驱动的生命体。这不仅是一种养育理念,还是一套有关生命教育与生命成长的学问体系。“无分别的爱”的理念在此次出版的《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得以完整呈现。
林巨老师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圆满的,每个人都拥有光明与黑暗的多个侧面,拥有多种人格。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优点和他的成绩,而排斥甚至想改掉他所谓的“缺点”,这种浓厚的分别心不仅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加剧了家长的焦虑,也使亲子关系日剧恶化。
在AI到来的时代,“无分别的爱”强调家长应去除功利心,摒弃标准化、模式化的养育思想,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帮助孩子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为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个体。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家庭教育,也为成年人的自我疗愈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恐惧驱动”到“热爱驱动”
从《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可以看到,与传统养育者不同,“无分别的爱”的养育者,更多的是给孩子提供自由玩耍的空间,不打扰,不指挥,不教育,而是静静地陪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支持,需要接纳孩子情绪的时候稳稳地托住孩子,比如,孩子摔倒了,疼得哭起来,那就抱着、陪着让孩子哭一会儿,让孩子的情绪自然流动,而不是着急地制止孩子的哭泣,或者责怪地板太硬,也不是鼓励孩子要勇敢不能哭,更不是指责孩子因这点小事就哭。
在“无分别的爱”的理念看来,所有的情绪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人之为人生来就有的,是我们圆满人生的一部分,所以没必要从小就压抑孩子的悲伤、痛苦、愤怒等所谓的“坏情绪”,也不能只允许开心、自豪、感激等所谓的“好情绪”,而是要允许一切情绪自然释放和流动。
在“无分别的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头脑中没有很多“应该”和“不应该”,“好”和“坏”“对”和“错”,也没有常见的无时不在的“跟别人比”的思想,这样的孩子他的内在是平安的,自在的,喜悦的,成长自然发生,自信自然出现,他是“和心在一起”的孩子,他会跟着自己的心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事、物。他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自然会废寝忘食,自然会持之以恒,自然会灵思泉涌,潜能自然爆发,也自然很容易就能有所成就。因为他是凭着内心的一腔热爱去做事情的,他是“热爱驱动”的孩子。
相比之下,很多“恐惧驱动”的孩子因为害怕父母责备,害怕同学胜过自己,害怕将来找不到工作,害怕未来的人生痛苦不堪,在这些恐惧的驱动下被父母或者自我鞭策着努力学习,压抑了很多情绪,压抑了很多自己本能的热爱,很容易在青春期或成年之后感到人生迷茫,看不到方向,没有兴趣爱好,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因而忽然躺平,严重的甚至走上毁灭之路。
在AI时代,人工智能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基础性工作,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独特性、有创造力、链接感强的“热爱驱动”的人,而不是只会刷题,或由于恐惧而畏首畏尾,循规蹈矩的工具人。
养育“热爱驱动”的孩子的时代已经来临,家长们也要大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妈妈,请这样爱我》这套书中读懂养育“热爱驱动”孩子的智慧。
记者:钱欢青编辑:徐敏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