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戚燕青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据最新发布的《2024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前10位依次为肺癌、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宫颈癌、淋巴瘤和脑肿瘤。
在癌症的年龄构成上,癌症发病率在0-34岁年龄段时处于较低水平,35岁后快速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发病率达到最高水平。
“相比肺癌,人们对结直肠癌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近日,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上城区湖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陈慧芳走进东平巷社区红色港湾,为居民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科普讲座。
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消化道疾病较为高发,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有一定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但早期消化道肿瘤往往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明显不适,如腹痛、便血、消瘦等,可能已进展至中晚期。
“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餐桌上蔬菜粗粮减少、肉类占比大幅增多紧密相连,也与现代人暴饮暴食、过多摄入高油高脂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陈慧芳介绍,当代生活节奏快,消化道功能性的疾病也会增多,特别是加班频繁的年轻人。
面对这种吃出来的“富贵病”,预防要从细节做起,减少久坐时间,多增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物的摄入,多去户外运动,都能促进肠道蠕动。除做到均衡饮食外,上完厕所回头看一眼也很重要。若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或排便次数增多,请尽早就诊。
早筛早诊早治是结直肠癌预防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五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而4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两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测。若一级亲属有患结肠癌者,更需引起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浙江省继续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纳入民生实事,符合要求的居民均可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免费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