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芯科技内斗下沉至经营端,创始团队以经营决策权捆绑抵押贷款

钛媒体APP 2025-04-16 18:50:07

4月16日,振芯科技(300101.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持有的创新智能产业园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以及项目建成完工后的房产作为抵押物,向工行成都高新支行申请4.60亿元的贷款。

一则寻常的抵押贷款公告,却因“特别提示”暴露出公司股东内斗升级,且这种斗争或从控股股东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腾电子集团”)层面下沉至上市公司层面,甚至波及公司后续的经营和发展。

公司特别提示,贷款存续期内,如控制权纠纷或其他负面舆情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或公司初创团队失去经营决策权等情形视为贷款违约,工行成都高新支行有权采取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追加担保等各种措施控制风险。

钛媒体APP注意到,现在摆在投资者面前的振芯科技,不仅有连续两年滑坡后的业绩风险,还有控制权纠纷长期悬顶的经营风险。

股东内斗多年“新招”不断

振芯科技前身是成都国腾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卫星定位导航、遥感等,2010年8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控股股东是国腾电子集团,后者的股东包括何燕、莫晓宇、徐进、谢俊和柏杰,分别持股51%、28%、7%、7%和7%。

上市初期,何燕凭借对国腾电子集团的控制权被认定为公司实控人,但其一直未参与公司经营,实际经营一直由莫晓宇等创始团队负责。此时,股东间相安无事。到2013年,何燕因个人涉嫌非法经营接受调查,股东间的争斗拉开帷幕。

2016年10月,何燕因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这导致使国腾电子集团除何燕之外的四名股东兼振芯科技董事认为,“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之间已失去人合基础,形成矛盾不可调和的治理僵局”。

于是,在2018年2月,莫晓宇、谢俊、徐进、柏杰向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解散国腾电子集团,试图以此解除何燕振芯科技实控人的身份。同年9月,成都高新区法院作出同意解散的判决,莫晓宇等拿下一局。

不过,何燕不服判决,次月即向成都中院提起上诉。2019年4月,成都中院认为,一审法院没有主动审查国腾电子的诉讼代表权问题,故发回重审。2021年11月,成都高新区法院重审驳回莫晓宇等的解散国腾电子集团之诉求。由此,何燕又扳回一局。

当然,莫晓宇等也不服重审判决,于2021年12月向成都中院提起上诉。到2024年12月30日,成都中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莫晓宇等的上诉,维持原判。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何燕于司法层面获胜后,今年1月15日,公司公告上市公司由无实控人变更为何燕为实控人。

需要注意的是,过往多年,振芯科技的经营决策一直在莫晓宇等股东的手中。到目前,谢俊、徐进均为董事,分别出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柏杰为董事,莫晓宇之子莫然任董事。双方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因为司法判决落下帷幕,反而愈演愈烈。

振芯科技拟于4月22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4月11日,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向振芯科技发出临时提案,该提案计划增加公司董事席位,由原有的9人增加至9-12人。但公司公告称,董事会决定不予提交国腾电子集团发起的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莫晓宇一行发布声明称,“前述提案未经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会讨论、表决,国腾电子绕过四名股东向振芯科技发出临时提案的行为,严重损害四名股东在国腾电子的合法权益。”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振芯科技4月9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已有投资者就控制权之争提出担忧,询问国腾电子集团股东间的对立和矛盾是否会下沉到上市公司。公司方面明确表示:“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之间的矛盾可能仍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存在。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后续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公司的战略、财务、发展等重大经营决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不过几天时间,股东内斗波及上市公司经营的风险就已经显现。根据上述的贷款公告,如公司初创团队失去经营决策权将视为贷款违约。换句话说,公司用于创芯智能产业园项目建设而进行的抵押贷款捆绑上了公司初创团队的经营决策权。

很明显,在法律途径之外,莫晓宇等仍在寻求其他方式以控制上市公司。

负面影响已显

实际上,由于国腾电子集团股东间内斗多年,此前已经影响到振芯科技的融资,公司上市近15年,从未完成过再融资。

早在2016年,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实施产业化项目,但后续因实控人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公司于当年11月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2021年,公司再次尝试实施小额快速再融资,但受当时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解散诉讼重审一审判决结果影响,同时因保荐机构无法履行必要的尽调程序,本次小额快速再融资项目被迫终止。

股权再融资行不通,振芯科技只能向银行贷款。比如,2023年,公司计划在保留的83.86亩土地上投资约7.3亿元建设约11万平米的创芯智能产业园,主要建设科研、办公、生产、测试和其他配套设施,建成后实现现有公司及子公司的整体迁入,以及保障未来公司拟实施的重点产业化项目所需的物理空间。这才有了上述的公司拟向工行抵押贷款4.60亿元。

且根据公司2月的披露,公司除了向工行贷款外,还拟向成都银行高新支行、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招行武侯支行分别申请3亿元、2亿元、1亿元的综合授信,授信有效期均为12个月。

另外,伴随内斗升级,最近两年,振芯科技业绩持续走下坡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