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渡口区九十五中佳兆业中学的课堂上,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网安支队民警朱小勇的生动讲解引发阵阵掌声。
这场以“绿色文明上网共筑清朗空间”为主题的网络安全课,通过鲜活的案例演绎和沉浸式互动教学,为师生们筑起了网络安全“防火墙”。
“以案开讲”传授防骗技巧
“这个中奖弹窗,就是犯罪分子埋下的‘诱饵’!”大屏幕上,朱小勇展示了经技术处理的真实诈骗网页截图。结合近期侦破的未成年人受骗案件,他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融入情景再现:从“免费皮肤”陷阱到“饭圈打投”骗局,从游戏代充套路到AI换脸诈骗,20个真实案例改编的PPT课件,让抽象的法条变成了可视化的“防骗指南”。
在“识破话术”模拟环节,朱小勇现场演绎“冒充明星助理、游戏客服”等诈骗话术。该校学生小王观看后表示:“这些防骗技巧回家要教给爷爷奶奶。”
织密防护网“三维赋能”
作为“莎姐守未”专项行动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构建起了“警校家”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
该校将网络安全纳入德育必修课,法治副校长每学期开展2次专题授课,发放特制《青少年网络行为安全评估手册》,同时建立“1+N”联络机制,1个家校微信群联动N个社区网格,定期推送“平安大渡口反诈周记”公众号文章,确保辖区学生家庭全覆盖。
长效护航,实现精准化预警
在后续跟踪调查中,37%的家庭反馈已将学到的“四不原则”设为手机屏保。
分局网安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建立民警驻校轮值制度,在6所中学试点设立“校园网安警务室”;完善“少年警校”网络素养培育体系,开发电信网络诈骗处置模拟课程;联合分局科信科建立“青少年网络行为数字画像”,实现精准化预警防护。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在“清朗网络空间承诺书”签下名字,将“网络安全人人参与”倡议带回家中,这场既有法治硬度又显教育温度的安全课,在春日校园播下了网络文明的种子。
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