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应协同打击果味电子烟黑灰产

南方都市报 2025-04-17 07:05:19

尽管果味电子烟在国内已被禁售近三年,但在多地,非法售卖果味电子烟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果味电子烟有哪些危害?为何屡禁不止?又该如何加强监管、精准打击“果味烟弹”的非法出售?多位专家建议,应该推动市场监管、烟草专卖、公安等部门协同作战,严查线上隐蔽销售和线下非法渠道,重点打击“微商”“暗网”等黑灰产链条。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关键词监控、图像识别等及时发现并屏蔽违规内容。

有哪些危害?

青少年易成“围猎”目标

“果味电子烟以香甜、清爽的口感(如草莓、西瓜、柠檬等)掩盖了传统烟草的刺激性气味,容易被误认为‘无害’甚至‘健康’,但尼古丁还在,危害依旧。”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子殷认为,未成年人因好奇心强,更容易被这些新奇口味吸引,从而尝试并逐渐成瘾。“果味电子烟的甜味设计降低了使用门槛,导致频繁吸食和成瘾,青少年吸食后更易发展为传统烟民。”

互联网行业观察者张书乐也认为,电子烟本身就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烟草成分,仅仅口感上的“无害化”,无法避免对人体健康的各种危害。

《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子烟消费税等相关政策和细则的相继出台,也使得电子烟行业已经进入“有法可依,有标可循”的严监管时代。

然而,电子烟行业目前发展仍面临一个巨大挑战,那就是屡禁不止的非法销售。黑猫投诉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以“电子烟”为关键词的总投诉量共350件,其中提及“未成年”“孩子”的占比达到16%,投诉问题排第一位的是非法出售,占比高达31%。

电子烟消费者朱斐告诉南都记者,他的果味烟弹大多从网上购买,在电商平台搜索“戒烟神器”“雾化器”等关键词,仍可以找到果味电子烟买家。另一位电子烟消费者严肖也表示,他一般通过线上渠道补充烟弹,价格便宜、品种也比较多。很多电子烟卖家都是从广东深圳、河源发货,但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个别烟弹会有漏油、口味与旗舰店有差异等情况。

为何屡禁不止?

生产端管控不足、销售点分散

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为何果味电子烟非法售卖仍屡禁不止?

“虽然国内禁止销售果味电子烟,但允许生产用于出口,生产源头未完全切断。线下销售点分散且隐蔽,线上交易跨地域性强,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监管和追查,执法难度较大。”郑子殷展开道,由于利润驱动与市场需求叠加,果味电子烟非法售卖屡禁不止,暴露了生产端管控不足、监管技术滞后及法律执行复杂性等问题。

“烟草销售的利润极大,使得有人铤而走险,这在传统烟草销售中就是一个屡禁不止的问题。”张书乐展开道。

南都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果味电子烟主要有三种:一是本应出口却偷偷流入国内市场的海外版产品;二是声称为此前囤积的原版产品库存;三是热门电子烟的平替版或是通配版。

“对于出口回流的海外版果味电子烟,即使符合出口地标准,若回流至国内市场销售,仍属于违规行为。而‘通配’烟弹如未通过国家技术评审、不符合质量标准,还可能构成伪劣产品。”郑子殷表示,无论是海外版、通配版,销售果味电子烟都属于违规行为。

郑子殷告诉南都记者,如果违反国家规定,对外销售果味电子烟,并且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非法经营罪。另外,对于电子烟经营者而言,广告类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我国广告法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违者将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措施。

如何严格监管?

严查线上隐蔽销售和线下非法渠道

如何进一步严格监管、精准打击“果味烟弹”的非法出售?

张书乐表示,要规范此类行为,不仅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线上渠道相关关键词进行筛选、屏蔽,对异常消费数据进行溯源;还应加强线下场景的监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广泛宣传以形成震慑。

郑子殷也认为,社交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涉及电子烟的广告、推广内容进行全面清理,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果味电子烟内容。“针对商家通过社交平台引流至私域平台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平台应加强监测,切断引流路径。对违规账号采取封禁或限制措施,同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而针对线下门店,则应该强化源头管控,严厉查处非法生产和销售果味电子烟的行为。郑子殷建议,加强执法联动,推动市场监管、烟草专卖、公安等部门协同作战,严查线上隐蔽销售和线下非法渠道,重点打击“微商”“暗网”等黑灰产链条。同时,要求零售主体严格执行身份核验和年龄验证,利用技术手段实现销售数据全流程追溯,杜绝未成年人接触。

“监管部门应与平台、学校、家长等多方合作,共同防范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他进一步补充道,可以通过宣传典型案例,曝光违法行为,增强社会对电子烟危害的认知。

你举报,我出动!如果您曾目睹治理乱象,亲历过需要发声的遭遇,请拨打020-87388888,向“都市暗访”专栏反映。我们将慎重核查、追踪到底,推动城市“疑难杂症”解决。

南都调研总第651期

采写、摄影:南都“都市暗访”栏目组

制图:潘欣(即梦AI)

0 阅读:1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