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非遗“出圈”进课堂研学“破壁”焕新光

金台资讯 2025-04-17 16:03:14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思南县积极打造特色研学基地,将非遗与教育需求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让学生们在研学中感受非遗魅力,厚植文化自信,研学活动已然成为激活乡村经济、传承文化的新引擎。

走进思南县大河坝镇鹅溪村思南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营地,只见花灯班的学生们正跟着老师的口令舞动手里的彩扇,一招一式整齐划一、一起一跳协调一致,彩扇纷飞、舞姿绰约;舞龙班的学生认真学习舞龙的扭、挥、跳、摇等技法,随着激越昂扬的鼓点声响起,一条条长龙“出海”,时而腾空跃起,时而蜿蜒低卧,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营地内随处可见思南县三溪初级中学400余名学生学习非遗的认真身影。

思南县三溪初级中学学生韩蓉说:“今天下午学习了老师教的扎染课程,觉得老师教的非常好,这是我自己制作的扎染纱布,我是折成三角形,用皮筋绑住,放在板蓝根药水里面浸泡了20多分钟,再打捞出来用清水洗干净的呈现的效果,我觉得非常的好看,老师教的也非常的好,也理解了扎染历史是怎样由来的。”

思南县三溪初级中学学生聂箐锋说:“在今天的学习课程中,我学习到了舞龙,它是我们思南的一个特色文化,也是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应该要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去做任何事,那么一切都皆有可能。而我对花灯比较感兴趣,因为它也是思南的一种特色文化,我们应该更好的学习和继承这种思南的特色文化。”

近年来,“研学游”越来越热,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基地,融“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研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研学体验,思南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营地坚持立足于实践教育、延伸学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衔接社会教育的办学原则,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思南县思新创未研学实践有限公司执行校长吕晓青说:“我们开设了花灯、花烛、舞龙等九门课程,为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玩非遗’中读懂乡土,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自2019年运营以来,我们营地共承接了6万余名学生。下一步,我们还将把更多的非遗引进营地,让学生们能够全方面的了解非遗。”

非遗研学不仅仅是文化体验,更是文化基因的“解码器”。当非遗技艺从“展柜”走向“指尖”,当传统民俗融入研学活动,一场场以“非遗+研学”为引擎的文化创新正在思南火热上演,“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化”的研学课程,让千年文化在年轻一代中“潮”起来、“燃”起来、“火”起来。(图/文苏畅莉、谢大龙)

0 阅读:0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