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人造太阳关键技术!可控核聚变离现实还有多远? 刚刚,全球最大“人造太阳”

晴花绿草堤 2025-04-17 17:19:59

中国突破人造太阳关键技术!可控核聚变离现实还有多远? 刚刚,全球最大“人造太阳”ITER项目迎来中国关键部件交付,可控核聚变技术再进一步!这项被称为“能源终极答案”的技术,究竟如何改写人类未来? 我国“东方超环”(EAST)已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066秒,远超国际同类装置,首次模拟出未来聚变堆所需极端环境。太阳核心温度仅约1500万度,而可控核聚变需将燃料加热至太阳7倍以上,通过超导磁体约束成“磁笼”,防止烧毁容器。 1克氘氚聚变释放能量≈8吨石油或18吨煤,且燃料成本仅0.005元/度电,原料氘可提取自海水(每升含33毫克),氚通过锂增殖获取,近乎无限。 我国研制的ITER磁体馈线系统完成85%,9套直径16米校正场线圈耗时6年,承担ITER“生命线”功能,传输能量并保障安全。 2035年建成全球首个全超导聚变工程实验堆,目标发电1GW,能量增益Q值达10(输出能量10倍于输入)。 微软与Helion对赌2028年供应50MW聚变电,成本低至1美分/度;全球44家聚变企业涌现,超半数预测2035年首台机组并网。 英国Pulsar公司研发核聚变火箭,速度或达80万公里/小时,火星旅程缩至3个月,计划2027年试射。 尽管Q值(能量增益)尚未突破1,但ITER目标Q=10,若成功,2040年前或诞生首度商用聚变电。中国正联合高温超导、AI仿真技术攻关,解决散热、等离子体控制等难题。 从“永远还要50年”到资本押注2035,可控核聚变正撕去科幻标签。一旦突破,人类将告别能源焦虑,迈向星际文明。

0 阅读:124

评论列表

David Zhang

David Zhang

6
2025-04-18 09:10

还有50至100年,小编你是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