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生态环境领域代表讲述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

上游新闻 2025-04-17 17:36:52

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游新闻记者在见面会现场了解到,5位生态环境领域代表围绕“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讲述他们“十四五”期间在各条战线担当作为、奋斗奉献、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谈起环境监测工作,18年来一直坚守在污染源监测岗位第一线的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谷树茂颇有感触。工业企业这些高高的烟囱,还有突发环境事件现场,都是他监测的阵地。有时候任务繁重,为了完成任务,他和同事常常是夜以继日、节假无休、连轴转,一年最多的时候出差能到200多天。有时候为了调查取证,常常在深夜就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开展突击监测。

“由于我们监测工作的性质,监测的时间比较长,常常我们在高空一待就是一天,而且无论寒冬酷暑。像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一般每天都会反复湿透好几遍,到了冬天,即使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也抵挡不住这些刺骨的寒风。”谷树茂说。

在见面会现场,先后监管过秦山核电站、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全球首堆,以及中国核电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设施监督二处处长杨义平表示,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在工作中,她和同事全天候驻守在核电现场,365天、24小时应急值班。

“在每一天的工作开始前,我们会戴上印有国家核安全局标识的白色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整理好衣装,这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一场庄严的仪式,代表着保障核安全的使命和决心。穿戴好装备,穿行在核电厂的钢筋混凝土之间,下泵坑、巡核岛、攀爬脚手架,开展人员访谈、执法调查,排查每一项安全隐患。核安全容不得一粒‘沙子’,我们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零容忍。”杨义平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胡京南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参加工作18年来,主持了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30余项。“我和同事们针对京津冀的一次又一次的污染过程开展跟踪研判,快速解析污染成因、识别污染来源,创新了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技术。我也带领团队在实际道路上开展了近千次的机动车排放测试,参与了国五、国六重型车排放标准制修订,推动我们的机动车监管从实验室走向实际道路,提升了治污的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也为京津冀打赢蓝天保卫战、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联防联控等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丹江口库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脉、北方水井。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者袁慧表示,320万十堰人民人人都是守井人,都是环保志愿者。作为一名“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一个垃圾钳、一个垃圾桶、一叠宣传单都是他们日常的工具。他们主要围绕守水护水开展宣传宣讲、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植绿护绿、文明观察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

“丹江口库区的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在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I类,达到直饮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以来,已累计向北方供水超70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1.14亿人口。目前,北京80%以上和天津主城区的生活饮用水都来自我们丹江口水库。”袁慧说。

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二级主任科员付怡然表示,自2019年加入环保队伍以来,他一直从事一线执法工作,同时也多次参与生态环境部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的现场组工作,在这几年内累计帮扶企业整改问题数百个。

“作为天津市生态环境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常来到学校、社区,开展法律宣讲、志愿服务等,累计覆盖人群达到数千人。作为一名活跃在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的年轻人,我也将时刻战斗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前沿,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守护好祖国的碧水蓝天。”付怡然说。

0 阅读:2
上游新闻

上游新闻

重庆第一都市新闻APP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