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乱薅企业羊毛事关重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18 07:33:16

继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之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再次明确提出将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加强涉企收费政策措施合规审查,进一步释放出为广大企业护航减负的强烈信号。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主体针对企业的收费,关乎企业利益,牵动市场神经。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压力不小,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压力值。在此背景下,不规范的涉企收费无疑痛感会更加强烈,不仅增加经营成本,更打击市场信心。

针对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一直在发力。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例,2013年以来由185项减少至50项,减少73%,大大降低了企业在资质审批、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开支。也要看到,在实际工作中,也有部分收费主体通过各种方式“钻空子”“打擦边球”。比如,有单位以应急演练费、专家评审费等名义摊派费用,有协会商会借助影响力“搭车收费”,有机构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自立名目”乱收费……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给企业带来困扰。

涉企乱收费为何屡禁不止、屡治不绝?既有利益驱使、政绩冲动等主观原因,又有边界不清、缺乏管束等客观因素。与法定税收不同,许多涉企收费项目属于“自收自支”,具有部门性、地方性、行业性。什么能收、什么不能收,存在不少模糊地带。再加上违规收费行为隐蔽性强,许多不合规收费项目往往通过“变相收费”或“隐藏收费”方式逃避监管,给企业反映问题增加了难度。

涉企收费之乱,乱在收费边界模糊;治理之难,难在治理依据和标准不明。对此,首先要明规立矩,划清权责界限,让收费目录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眼下相关部门正进一步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若能真正实现“一张清单管到底、清单之外不收费”,权力任性就能受到极大约束。另外,还要从严监管,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于乱罚款、收过头税费等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让违规涉企收费无处遁形。

企业活则市场活,企业好则经济好。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敢于动真碰硬,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方能让广大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