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公司发26万元鼓励员工减肥,这样企业可以多来点

新黄河 2025-04-18 10:01:16

近日,成都一公司与员工签订减重“对赌协议”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该公司于2022年开始实施此项制度,对完成减重目标的员工给予现金奖励,目前奖金累计发放总额达26万元。

减肥就发钱,这个曾经在电影《西虹市首富》出现的桥段,没想到成真了。据工人日报报道,该活动每期3—,6个月,体重超标的职工可自发报名,只要达到减肥目标,就能获得4000元奖金。不过,奖金有6个月的保持期,若体重反弹则需退还奖金。

不过据说这个要求蛮高,工作人员就称“完成目标有一定难度,能成功拿到奖金的员工并不多”。但好消息是,公司调整了要求:奖励机制中的减重目标已于2024年底变为综合体测健康指标,同时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免费健身房及健身指导。看来这家公司是动真格的,真心要为公司员工减肥。

体重管理近些年被高分贝地强调,其实不只是一种时髦、苗条的美观意义,更被上升到了全民健康的高度。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人的体重超重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也是在这个背景下,2024年16个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一系列“小目标”: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而这家公司的做法,显然也与这种社会氛围相呼应,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于此得到了体现。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企业采取的方式:是奖而不是罚,是掏出真金白银进行鼓励,而不是对员工绩效变着法子克扣。这就让减肥真的变成了一项打工人福利,而不是变了样的职场负担。

检索一番也能发现,一些公司打着“正义”旗号制定的奇葩规定并不罕见。据媒体报道,有公司认为摩托车、电动车的安全性能相对较差,便禁止员工上下班驾驶或搭乘,否则便开除;有公司规定员工每天的走路步数、不达标就扣工资,并将步数纳入考核等,都曾引发打工人的吐槽。

相比之下,奖励导向的减肥规定,则显得温柔许多,也由此得到了网友的好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其实人们并不必然反感公司的额外要求,人们更在乎的是实现方式——究竟是真心为打工人着想,为员工创造福利;还是任性决策,对员工施加不必要的束缚,甚至异化为一种服从性测试?如果是前者,相信人们并不会拒绝。

其实,在八小时上班制的背景下,职场才是很多人消耗时间最多的地方,职场的环境如何,真正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地。社会也期待有更多的企业可以营造一种人性化的职场空间,不仅为工作结果,也为打工人的人生成长提供更多可能。相信这样的公司会收获口碑和美名,这些无形资产也终究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