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尼克松接到情报,苏联要对中国的多个城市投放原子弹,毛主席听后,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鄙人不怕!”
1969年的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苏两国冷战打响,随之而来的是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的核武器威胁更是让世界忌惮,而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该如何应对此前的国际局势成为重中之重。
紧接着1969年3月,中苏边境的珍宝岛地区,忽然爆发军事冲突,这让本就关系紧绷的中苏关系瞬间进入冰点。
昔日的同盟国眼见就要刀兵相向,且此时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还提出要以强硬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打击。
理由是中国正在发展的核武器力量已初见成效,为了避免日后中国对苏联产生威胁,故而必需摧毁其力量。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预见,苏联将通过空袭的方式,毁灭性的摧毁中国核试验基地。
紧接着,中国酒泉,西昌等导弹发射基地,也将遭受连带打击,比起此时兵精粮足的苏联来说,中国无疑是处于下风阶段的。
所以无论是国内国外,都在为中国处境捏一把冷汗,无数人担忧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新中国,或许经不起如此致命的一击。
但就在国内外人心惶惶的时候,作为国家首脑的毛主席,却用一句话稳定住了人心和局势。
“不就是核战争嘛,原子弹是厉害,可是鄙人不怕!”毛主席振聋发聩的话语,好像是一颗定心丸,迅速挽救了国人惊恐的心。
而作为领袖的毛泽东主席,却深深知晓逃避并不是方法,唯一能让中国于世界立威的方式,就是直面矛盾。
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位高权重的开国将领,被毛主席叫至办公室一起商量对策。
而国际形势和战略战策无疑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规定下正确的战略取向,中国才有可能走出苏联的阴霾。
经过长久的商议和探讨,最终以毛主席为首的几位领导人,做出了联美抗苏的战略战策。
从外交方面,毛主席通过邀请美国记者斯诺至天安门上观礼,为释放中美关系可缓和的信号。因为此时美国正于越南战争的泥潭里羁绊不前,美苏争霸美国战力略显不足。
果不其然,毛主席的敏锐政治意识是具有前瞻性的,美国为了扩大自身力量,尼克松访华事件,让中美之间开始进行正常交往。
但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却给予了苏联很大的压力,因此在核武器威胁一事上,苏联方面也必须再议。
而毛主席的全面布局不仅在外交关系上,为了以防不测,毛主席一声令下,中国军队开启了高度戒备状态。
大型城市人口避免过于密集,大规模的挖掘防空洞,粮食物资的统一储存,都是毛主席在为人民建立的最后一道保护防线。
除此之外,自强也是重中之重,哪怕中国已经面临着危机四伏,面对着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
但毛主席还是将省下的大量资金和资源,送至科研第一线,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的进行核武器研究。
随着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紧随其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也同样试验成功。
至此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终于不再是一片空白,拥有了核武器反击能力的中国,终于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而毛主席的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伟大决策,让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尊严,也终于让在历经多年的战争侵扰的中国人民,在国际上挺直了腰板。
(信源:珍宝岛战役牵动世界 毛泽东“不怕原子弹”——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