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日本游客走进首尔一家化妆品店,发现商品没有标价。在店员施压下,她购入一款面膜套装,随后发现该商品在其他渠道售价仅为这家店的三分之一。当试图退货时,店员转而说服她购买另一款产品——结果再次陷入高价陷阱。
△近日,购物者在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家零售店浏览商品。
近日,韩国旅游发展局发布一份最新报告。报告显示,上述案例仅是去年外国游客提交的1543起投诉中的冰山一角,投诉量同比激增71%。虽然2024年访韩游客达1637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48%,但游客满意度下降的速度远超过旅游业复苏的步伐——价格欺诈、强制推销、标价混乱、服务低劣成为最集中投诉点。
报告指出,购物纠纷以398起(占比26%)位列投诉榜首。除价格操控外,未明码标价、强行推销、拒绝退款等问题突出。日本游客遭遇的化妆品店宰客并非孤例——这类深受游客青睐的店铺,常被指控针对外语顾客实施价格歧视。
出租车服务投诉以309起(20%)紧随其后,包括恶意绕路、虚报车费及严重违规行为。一名美国游客因质疑司机绕路,被错误送至非目标酒店,最终支付10万韩元(约70美元)才抵达正确地点;另有中国游客在济州岛遭遇司机强收往返车费,实际仅单程短途就收取3.5万韩元。
约2/3的纠纷通过现场退款或协商解决,但韩国旅游发展局指出,多数游客事后仍坚持正式投诉,认为临时解决方案缺乏诚意和专业性。该机构表示将开展服务提升行动,重点整治价格乱象,重塑旅游市场秩序。
潇湘晨报记者傅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