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李宗仁不知道南北日军的动向,正在为是否北上支援庞炳勋而发愁,关键时刻

历史勘探者 2025-04-20 17:55:25

1938年,李宗仁不知道南北日军的动向,正在为是否北上支援庞炳勋而发愁,关键时刻,他收到了一份绝密情报:“日军北动而南不动!”

1938年2月,李宗仁给庞炳勋下令,让他率部前往临沂驻守,阻止板恒师团南下。

3月10日,板垣师团得到了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援,向临沂发起了猛攻,整个阵地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庞炳勋指挥部队,打退了日军数次冲锋,硬是顶住了板垣师团的猛攻。不过庞炳勋部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人员伤亡惨重,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庞炳勋已经无法再守多久了,就发报给李宗仁,让他派兵支援。

李宗仁收到电报时,也是很着急,但他没有贸然派兵支援,因为李宗仁还不知道南北日军的动向。

李宗仁的部队主要在淮河南部,需要牵制淮南方向的日军,一旦他调兵支援临沂,那么日军就可能趁机北上,这样一来,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但不支援庞炳勋也不行,因为李宗仁也知道庞炳勋的情况,庞炳勋肯定守不了多久,一旦临沂失守,后果也很严重,所以李宗仁就比较发愁,一直在指挥所里来回踱步,思索着是否派兵北上支援庞炳勋部。

关键时刻,李宗仁收到了一份绝密电报,电报内容很短,只有八个字,却解决了李宗仁的烦恼。

电报上写着:“日军北动而南不动!”

看到这八个字,李宗仁再无后顾之忧,马上命令张自忠率部北上支援庞炳勋。张自忠与庞炳勋有旧怨,但为了抗日大业,张自忠不计前嫌,全力率部支援庞炳勋,一举消灭了三千多名日寇。板恒征四郎见状,不得命令部队后撤,这就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日军原计划用两个师团攻下台儿庄,这两个师团分别是板恒师团和矶谷师团。如果李宗仁没有派兵支援庞炳勋,让板恒师团拿下临沂,那么板恒师团就会南下与矶谷师团联手,从而给中国军队带来巨大麻烦。

如今板恒师团半路被阻击,攻打台儿庄的,就只剩下一个矶谷师团。矶谷师团孤立无援,在与我军的作战中逐渐陷入不利境地,最终被击毙了一万多人,这就是台儿庄大捷。后来,李宗仁在提及台儿庄大捷的时候,常常会提到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夏文运。

因为李宗仁收到的八字情报,就是夏文运提供的!

夏文运,大连人,1905年出生。

1925年,夏文运到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和京都帝国大学,1932年取得硕士学位。

在日本留学期间,夏文运成绩优异,回国后,日本关东军就对他极力拉拢,夏文运被迫当了汉奸,他在关东军司令部情报课课长和知鹰二中佐身边担任翻译。

日军知道,桂系军阀和蒋介石不对付,他们企图推进桂系实力军阀李宗仁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对抗,从而加剧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这样,日军就能从中渔利。

负责劝说李宗仁的日本特务,正是和知鹰二。

1931年至1936年,和知鹰二多次拜会李宗仁。

夏文运调到和知鹰二身边当翻译后,每次与李宗仁见面,和知鹰二总是带着夏文运一起去,让他担任现场翻译。李宗仁与蒋介石确实不对付,但他可不想当汉奸,面对和知鹰二的劝说,他始终无动于衷。

事实上,李宗仁对和知鹰二没有半点兴趣,他之所以与和知鹰二见面,其实是看中了夏文运。

在李宗仁看来,中日将来必有一战,如果能在日军身边安插人手,为他提供情报,就可以多增加些胜算。

为了拉拢夏文运,李宗仁在私下里多次与他见面,对他晓以家国大义。夏文运也不是真心当汉奸,给和知鹰二当翻译,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他见识过日军的残暴,一直想为抗战出一份力,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如今,李宗仁就给了夏文运抗日报国的机会,夏文运当即答应下来,说一定好好为他提供日军的情报。

李宗仁很高兴,提出要给夏文运一笔丰厚的报酬,但被夏文运拒绝了,夏文运说,他给李宗仁提供情报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把日军赶出中国。这让李宗仁对夏文运多看了几眼,对夏文运也是越来越欣赏。

夏文运在和知鹰二的保护下,与许多日军军官都很熟悉,获取情报的时候,也相对比较容易。他给李宗仁提供了很多情报,比如日军进攻徐州、突入皖西、围攻武汉的战略和兵力分布情报。其中,价值最大的就是那份八字密电,即“日军北动而南不动”。

可以说,夏文运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夏文运与李宗仁直接联系,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不多,所以日军一直不知道夏文运的真实身份。

而这也给夏文运带来了巨大麻烦。抗战胜利后,戴笠以为夏文运是大汉奸,就派人把他抓了起来,李宗仁知道后,就亲自出面为夏文运证明,即便有李宗仁出面周旋和证明,夏文运还是被军统关了83天。

而且因为各种原因,老百姓都不知道夏文运的事迹,一直以为他是大汉奸。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不想去台湾,就跑到了美国,夏文运知道老百姓对他误解颇深,加上李宗仁这个靠山已经走了,夏文运就变卖了在上海的豪宅,随后经香港前往东京生活。

到了东京,夏文运在东京黄金地带开了一家中华料理店,以做生意为生,不过他一直没有加入日本国籍。

1970年,夏文运因脑溢血病逝,享年64岁。

0 阅读:50
历史勘探者

历史勘探者

老鹿历史勘探,聊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