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陈红
近年来,湖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提升网点反诈能力,推动电诈“资金链”治理,切实提升公众和客户反诈意识及技巧。在营业网点内,不少银行一线员工凭借火眼金睛,察觉出异常交易,守护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多看多问揭穿诈骗套路
“是否认识对方,为什么转账给对方,对方账户是否安全?同时你是否了解电信诈骗。”为维护客户切身利益,保护好客户的“钱袋子”,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不少营业网点运用“四问法”,守好转账汇款关口,避免客户资金受到损失。
近日,中行武汉市直支行成功拆穿一起利诱客户转账的不法行为,现场止损11万元。网点工作人员称,当日上午10时,一名年逾五旬的男子匆匆走进厅堂,径直步向柜台,要求转账11万元。由于业务金额不算小,柜员于是询问男子转账对象和理由,男子表现一脸茫然。柜员决定先将事情核实清楚,再办理业务不迟。柜员经过耐心询问了解到,原来该男子近来在某金融平台叙做了一笔业务,扣除了280元手续费。此后,男子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这家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告知男子可通过资金交易,将11万元过渡到指定安全账户,即可退回手续费。男子信以为真,赶到银行办理转账。
“小心上当受骗。”网点工作人员称,柜员在了解经过后,果断中止业务,男子却半信半疑。正在这时,对方的电话来了,催着男子赶紧办理转账。一旁的内控副行长示意男子递过电话,向对方表明银行工作人员身份,当正准备核实对方身份时,谁知对方竟挂断了通话。当再拨打过去,显示是空号。至此,男子醒悟了过来,不停地表示感谢:“幸亏贵行及时提醒,不然我的11万元就被骗走了。”
防范非法集资“三看法”则帮助了不少投资人。前不久,中行武汉金茂支行果断帮一名老人止损5万元。原来,一位“熟人”主动找到这名老人,告诉她有一个十分赚钱的项目,收益是银行储蓄的好几倍,老人听后心动了,按照熟人提供的账号,喜滋滋地赶来银行转账。该行工作人员提醒称,在投资前一定要注意“三看”:一看对象,看对方是不是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二看回报,看对方是不是承诺超常的高利回报,一般而言,许诺年利润超过20%的投资都是诈骗;三看营销,看营销是否公开宣传,以公开宣传的形式募集资金,避免资金受损。
中行工作人员向男子普及金融知识通讯员司南
信息共享“挑出”异常交易
识别异常交易离不开信息共享,不少银行网点依靠反诈平台察觉到异常。
今年2月,3名年轻人走进石桥农行,要求提升银行卡限额并支取现金4万元。该行内勤行长接待后,通过反电诈一体化系统查询,发现该客户银行卡交易流水存疑,有多笔交易发生在凌晨、交易对象在外省、当天汇入当天要全部支取等。由于客户无法确认资金来源,内勤行长迅速在警银联络群向反电诈中心警官报备。当天下午,派出所民警走进营业厅,将1名嫌疑人带走进行调查。
汉口银行硚口支行同样凭借风险监测系统精准锁定可疑账户。3月12日,姚某前往汉口银行硚口支行营业室办理一笔2.2万元柜面取款业务。工作人员倒查账户流水发现,该户近两日交易可疑,在工作人员准备询问取款用途和资金来源时,客户主动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收款截图并表示资金用途为借款。在查看客户出示的收款截图后,工作人员发现疑似伪造,于是询问客户资金用途,客户表示为借款但无凭据。营业室根据上述情况,通过风险监测系统查询该客户为“需要关注”状态,于是综合研判取款人支取的疑似涉诈资金,立即向硚口区反诈中心报送异常取款线索,并于当日对该账户进行暂停非柜面渠道管控。3月17日,硚口区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致电营业室,表示成功抓获嫌疑人,对网点在落实反诈“资金链”治理工作中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予肯定和表扬。
迅速干预守护特殊群体
通过常态化的反诈培训、案例研讨与应急演练,不少银行员工练就了识别诈骗的“火眼金睛”,在日常工作中为客户筑起金融安全防线。
不久前,老年客户陈某急匆匆走进邮储银行广水市支行营业部,表示“要给‘扶贫项目严主任’转4万8”。支行柜员发现客户神色紧张,频繁查看手机微信,立即提高警惕。原来,陈某正在按“精准扶贫提现小组”微信群的要求完成任务,诈骗分子以“1000元任务奖励”为诱饵,前期通过发放多笔小额“辛苦费”测试陈某银行卡功能,待其完成微信绑卡和小额取现操作后,突然向其账户打款,并要求陈某分批次转至多个陌生账户。营业主管迅速启动反洗钱应急预案,并向辖区派出所报警。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针对农村地区多发的“代领补贴”类诈骗,该行已建立专项预警模型,对含有“扶贫资金”“慈善款”等关键词的转账实施多级审核,并与公安部门紧密联动,构建警银协作应急处置工作机构,对涉案账户进行有效管控和处置。
平安银行荆州松滋支行前不久接待了老年客户张婆婆,当时她神色慌张地来到银行,要求将其名下各个银行卡内的存款共计35万元转至陌生他行账户。内控经理凭借多年的一线服务经验察觉异常,经询问得知,张婆婆近日接到一自称是某公安局局长的电话,称张婆婆名下银行卡账户有异常,涉嫌电信诈骗,如不按指示操作,将遭牢狱之灾。惊恐万分的张婆婆在对方言语恐吓下,赶到银行准备转账。最终,在警察、银行工作人员及张婆婆家人三方合力劝说下,张婆婆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取出的存款也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重新存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