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陷阱?WHO警告含糖饮料或成2型糖尿病新诱因

新华报业网 2025-04-21 15:32:55

近日,一个26岁的年轻小伙因为特别爱喝奶茶,每天多达三四杯,有时还要灌上几瓶碳酸饮料,导致“中毒”——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血清葡萄糖高达21.6mmol/L!

这不是电影里的夸张情节,而是《温州日报》报道的一则真实案例。

报道显示,来自多家医院的内分泌科表明,近年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年轻患者有增加趋势,多源于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尤其是爱喝奶茶、碳酸饮料等。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才发现血糖“爆表”。

据了解,酮症酸中毒是一种病理状态,通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群体,是胰岛素明显不足和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而导致的高血糖、高血酮、尿酮、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据医学专家介绍,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极易诱发急性并发症,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病程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如病情恶化,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加快,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严重症状。

这则真实案例犹如一记警钟:糖尿病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病",不良生活方式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向代谢危机的边缘。《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糖尿病前期人群约为3.5亿人。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多个国家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量摄入含糖饮料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这些数据提醒我们:预防糖尿病必须从识别“代谢陷阱”开始——不良饮食习惯、运动缺乏以及血糖监测缺失,是年轻人陷入健康危机的三大推手。

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发生?

1、斩断"甜蜜陷阱":构筑饮食防线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指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应当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目标是既要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要满足不同疾病情况下的营养需求。对于所有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首先调整以饮食、运动、行为为主体的生活方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证减轻体重5%。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规划饮食结构:

‌"321"控糖法‌:每日添加糖严格控制在3茶匙(约15克)以内,奶茶或碳酸饮料限制在每周2杯以下,研究发现,连续3个月执行此方案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提升。

‌"彩虹餐盘"‌:每餐配置2拳头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1拳头优质蛋白(优选深海鱼、豆制品)和1拳头低升糖指数(GI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