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美术报记者施涵予
4月21日,“中华之光——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之徐本一书法作品展、书法名家·之江讲堂第一讲暨浙江书法院青年创作中心成立仪式在浙江书法院举行。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浙江书法院院委会主任赵雁君,省文联创研处处长郑斯奇,余杭区文联主席朱旭成等领导,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首批学员、余杭区书协创作骨干及浙江书法院全体职工等100余人参加仪式。杨守卫书记宣布展览开幕、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成立、“书法名家·之江讲堂”第一讲开讲,仪式由浙江书法院副院长方爱龙主持。
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首次推出个人展
浙江书法院坚持名家立院、学术强院、精品兴院定位,于2025年初推出了“中华之光——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该系列展览作为2024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以浙江书法院80岁及以上的卢乐群、林剑丹、金鉴才、骆恒光、朱关田、王冬龄、徐本一(以年龄为序)等7位顾问为创作主体,以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诗词文赋为创作内容,以合展与分期推出个人展相结合的形式展出。
徐本一书法作品展是该系列展览首次推出的个人展,展览集中展示了徐本一先生的近期创作的精品50余幅。徐本一是浙籍书法名家的代表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徐本一参与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筹建和《书法报》创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四十年的参与者、见证者与推动者。他德艺双馨,书学合一,根植传统,将江南文脉与荆楚风骨融于笔端,形成独树一帜的书风,在书法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卓有成就。在展览启幕仪式上,徐本一向杭州市余杭区美术馆捐赠一件书法作品。
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成立,打造青年书法家成长平台
在仪式上,浙江书法院协同省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青年创作中心。作为贯彻执行省文联人才培育十项重点计划的工作举措之一,青创中心坚持德艺双馨标准,以素质为重,以打造英才为目标,集培训、创作、展示三大职能为一体,旨在传承书法艺术、培养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储备,为青年书法家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成长平台。
青创中心以近10年来在“全国展”“兰亭奖”中的创作成绩及文化素养的综合表现,浙江书法院进行自主遴选,入围作者自愿参加。首期选拔了30余位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书家,以三年为周期,通过“名家授课集训+艺术沙龙交流+成果展示推介”三位一体培育模式,助力学员冲刺“全国展”“兰亭奖”等重大展赛。学员将接受名家指导,参与创作展示,成绩优秀者将被特聘为浙江书法院创研员。青创中心将实行严格的汰换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青年书法家成长平台,提升浙江书法在全国的影响力。
赵雁君为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首批学员作动员讲话并给予艺术指导,他希望青创中心学员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三年学习计划,扬长避短、综合发展,力争通过三年的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为浙江书法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书法名家·之江讲堂”开讲,传承浙籍书法名家的精神薪火
为传承浙江书法文脉,推动书法创新发展,发挥浙江老一辈书法名家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浙江书法青年英才,浙江书法院创新推出“书法名家·之江讲堂”。徐本一作第一讲,主题为“定式与变异”,“定式与变异之间构成了创作的时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一种审美的漫游。”作为展览的重要延伸,徐本一结合自身数十载学书经历,为青创中心学员传道授业,呈现了一步鲜活生动的“浙籍名家书法成长启示录”,引导青年书法家既要“与古为徒”,从耆英前辈的笔墨中汲取养分,也要“与古为新”,在时代语境中寻找个人艺术语言。学员就“传统技法与现代展览视觉呈现的平衡”等议题与名家深入探讨。
“书法名家·之江讲堂”是浙江书法院将持续打造的又一学术品牌项目,旨在传承浙籍书法名家的精神薪火,赋能青年书法创作,助力打造浙江书法创作高地。
赓续中华文脉,展现中华之光。浙江书法院将持续打造“一展一坛一刊一堂一中心”的学术品牌,致力构建新时代文化艺术标识,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浙江书法学术高地、创作高地和人才高地。以历史的眼光,利用浙江书法的历史资源优势要素转化当代浙江书法发展胜势,推动浙江书法事业进一步走在全国前列。
徐本一部分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