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亿指数基金管理归零,华夏基金“一哥”们接连“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19:33:48

4月19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张弘弢因“个人原因”卸任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5年4月17日。至此,这位曾同时掌管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两只“千亿级”产品的“华夏ETF一哥”,管理公募产品规模半年内从超4500亿元到归零。

对于张弘弢“清仓式”卸任后的去向,华夏基金客服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暂时没有可以公开的信息。据公告,张弘弢依旧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及投资经理。

记者注意到,华夏基金的“一哥”们近年接连“退幕”。华夏基金曾经宣称的“回报一哥”蔡向阳于2021年11月突然逝世;2024年7月,“能源一哥”郑泽鸿在多只管理的基金亏损后“清仓式”卸任。此外,华夏基金昔日“科技名将”周克平在多只产品大亏后,2025年3月完成卸任所有在管产品。

半年卸任四千亿在管指数基金

去年下半年公司曾被暂停办理相关业务

4月19日,华夏基金公告称,因个人原因,张弘弢卸任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5年4月17日;wind数据显示,两只产品最新管理规模分别为5.27亿元、1.29亿元(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2024年11月25日,张弘弢已经一口气卸任了7只产品,至此,张弘弢已无在管公募基金。

据公告,张弘弢卸任后,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由杨斯琪单独管理。公开简历显示,杨斯琪于2018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历任数量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24年6月,杨斯琪开始“出道”担任指数产品基金经理,相对而言,杨斯琪是个“新手”,任基金经理年限不足1年。

张弘弢则是华夏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职业生涯与“ETF第一大厂”华夏基金深度绑定。2000年4月,张弘弢加入华夏基金,2009年开始管理首只产品——华夏沪深300ETF联接基金,随后在管产品逐步涵盖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两只千亿级,以及华夏科创50ETF这只准千亿级指数基金。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张弘弢在管9只公募指数基金,总规模高达4555.89亿元;华夏基金同期管理总规模为1.66万亿元,其中指数基金规模为7402.61亿元,在公募基金排名中位居榜首。这意味着,除了华夏网购精选这只混合型基金外,张弘弢彼时一人在管的指数基金便占据了公司指数产品规模的61.4%,是华夏基金当之无愧的“ETF规模一哥”。

与本次卸任两只基金原因不同,张弘弢去年11月卸任7只基金的原因是“工作需要”。记者注意到,对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华夏科创50ETF三只千亿级或准千亿级ETF,张弘弢卸任基金经理前,三只产品均由两人共同管理;在其卸任后,三只基金分别由赵宗庭、徐猛、荣膺单独管理,三人任基金经理年限均超8年。

对于张弘弢卸任全部公募产品后的去向,华夏基金客服对记者表示,暂时没有可以公开的信息。华夏基金于4月19日更新的旗下产品招募说明书显示,张弘弢仍是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经理,且是公司量化投决会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张弘弢批量卸任基金经理前夕,华夏基金去年曾被暂停办理相关业务。据华夏基金旗下产品财报披露,2024年7月,华夏基金因“部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部分业务管控不严”,被北京证监局处以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相关业务行政监管措施。据wind信息,2024年7月至9月,华夏基金未有新发产品申请材料被受理。

2024年8月,华夏基金的高级管理人员因“部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部分业务管控不严”,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

华夏基金“一哥”们接连“退幕”

有猝然离世,有大亏后“清仓式”卸任

回顾近几年,张弘弢已经不是华夏基金首位“退幕”的“一哥”。

2021年11月2日,华夏基金高级管理人员、投委会成员、基金经理蔡向阳突然逝世。公开资料显示,蔡向阳基金管理规模曾超470亿元;在其管理的基金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华夏回报A。据wind数据,自蔡向阳2014年5月接管华夏回报A至其不幸离世,其任职回报达167.07%,年化回报14.12%。

凭借华夏回报A等积累的成绩,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蔡向阳接连成立了5只基金。华夏基金在蔡向阳新产品宣发中,给蔡向阳冠以了“华夏回报一哥”称号。

蔡向阳的突然逝世引发行业惋惜,离世背后原因更是议论纷纷。2023年1月,有微博“大V”发布了题为《华夏基金经理蔡向阳遗孀委托材料:知名基金经理蔡向阳是如何被逼上绝路》的长微博,内文以蔡向阳家人的身份讲述,蔡向阳在华夏基金工作14年期间,长期超负荷工作,业绩压力极大,这也导致了其患有严重抑郁症。对于上述长微博,华夏基金并未公开予以回应。

2020至2021年公募行业出现了“压赛道”之风,医药、消费、新能源和半导体等行业“抱团”现象凸显。彼时,华夏基金也推出了“华夏能源一哥”郑泽鸿。2021年6月,华夏基金在郑泽鸿新基金发行宣传中介绍,郑泽鸿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近1年业绩在同类394只主动开放型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近两年、三年排名均居同类前5%”。

Wind信息显示,2024年7月12日,曾经的“华夏能源一哥”郑泽鸿“清仓式”卸任了在管的4只基金,在其任职期间除了于2017年开始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A取得正回报,其余3只于2021年6月后成立的产品其任职回报在-14%至-26.4%之间,其间最大回撤幅度基本在40%以上。

此外,华夏基金昔日“科技名将”周克平于2025年3月卸任了其最后管理的3只产品。据wind数据,3只产品成立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之间,均在其管理期间均录得亏损;其中,华夏创新未来亏损41%,华夏创新视野一年持有A亏损37.4%。周克平卸任在管基金始于2024年6月,此时卸任的华夏先锋科技一年定开A成立于2021年3月,该基金在其管理期间亏损36.7%;在周克平卸任的基金中,任职回报为正的两只基金均成立于2019年。

在华夏先锋科技基金成立宣传中,华夏基金称周克平为“科技名将”。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已查询不到周克平在华夏基金的从业人员信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黄顺威

0 阅读:11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