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每年的4月20日是“全民关注痛风日”,据了解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超过1.8亿,痛风患者有数千万,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引发痛风的高尿酸血症也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的“第四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痛风——
羊城晚报记者林清清通讯员朱钦文
可乐当早餐,海鲜不间断……今年25岁的小胡(化姓)痛风已12年。13岁确诊痛风,到如今手脚关节布满痛风石,足底破溃渗液行走困难。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南方中西医)风湿病科负责人陈恩生提醒,痛风不是“老年病”!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痛风年轻化的“幕后黑手”。尤其在喜爱海鲜、老火汤等高嘌呤饮食的广东,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加强代谢。
“第一次痛风是13岁初二下学期时,左手关节突然剧痛,像被针扎一样,完全动不了。当时去医院抽血检查尿酸988umol/L(男性正常尿酸最高值为420μmol/L)。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痛风。”到南方中西医求诊的小胡说。
“当时去医院开了一些药,吃完之后不疼,就没管它了。”由于对痛风缺乏了解,小胡仅在疼痛发作时自行服药,症状缓解后便中断治疗。12年间,痛风发作频率逐渐增加,从每年3-4次到如今每周2-3次。“痛起来就像有人用锤子敲打关节,连被风吹过都会钻心地疼。”小胡因长期高尿酸导致关节严重变形,手脚多处长出痛风石,手指、脚趾甚至足底都长满了硬块,有些地方还破溃渗液,严重影响走路。
经过规范治疗后,小胡足底痛风石已缩小,疼痛显著缓解,顺利出院。出院时,主诊医生毕亚男叮嘱小胡,尿酸仍需长期控制在300umol/L以下,才能逐步溶解痛风石。
为何小胡才13岁就患上了痛风?小胡回忆,自己小时候几乎不吃早餐,每天用早餐钱买可乐,饮料每天喝2-3瓶,家里也是海鲜、老火汤几乎不断。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
“生活习惯是痛风发病的直接诱因。”毕亚男提醒小胡,“海鲜是高嘌呤食物,老火汤长时间熬煮后嘌呤含量极高,含糖饮料中的果糖会抑制尿酸排泄。可以说,年轻人这样吃喝等于慢性自杀。若尿酸长期不达标,痛风石可能引发关节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而长期熬夜则会扰乱代谢,加重肾脏负担,进一步加剧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