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五年潮涌,文脉如练。当新时代的浪潮奔涌而至,汕头在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轨上,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
国际潮团盛会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让乡愁与文脉共振全球;百载商埠的底蕴和“三新两特一大”集群交织,撬动产业升级和汕头智造;小公园的火爆客流和非遗技艺的出圈,彰显文化自信的觉醒。这座镌刻着“海滨邹鲁”基因的城市,正以破圈之姿打破边界,以融合之力激活传统,以跃升之势擘画未来,在岭南大地上书写了独特的文化复兴篇章。
本期起,《汕头文脉》将推出《侨乡答卷》系列报道,见证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实现五年跃升、破茧成蝶的时代轨迹。
东望海丝岭南,西眺古都西安,前有秦岭山脉镇守青铜军阵和秦俑密码,后有大海哺育出商都传奇和楼船密码。山海相约,当海上丝路的蔚蓝血脉遇上黄土高原的文明根系,将碰撞出什么火花?
今年刚开年,广东就迅速拉开“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再现“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的生动场景,北京站、上海站、杭州站、武汉站各具特色、揽才无数,但最让人期待的总是下一场——
4月23日,由汕头承办的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西安站正式启幕,全省超200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超1.5万个高含金量岗位虚席以待,本次,沉睡千年的兵马俑和“澄海智造”机器人将跨越时空开启一段什么样的对话呢?盲盒马上开拆。
引才赴粤发展:海量优质岗位构筑新质生产力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从改革开放大门到新时代创新高地,赴粤发展始终是人才流动的重要脉络。人才作为中国经济强省的“第一资源”,正以更立体的维度融入广东发展蓝图。
当前,“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为经纬,编织起贯通东西的人才虹桥。那么,西安这场“群英会”又有什么惊喜呢?
西安站有“制造业当家”的机遇。格力、比亚迪、立讯精密等多个“粤字号”优质企业发出“求贤令”,超100家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组团前来,高新技术岗位占比65%,覆盖半导体、AI算法等硬核科技领域,布局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广东“制造业立省”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度共振。
西安站有“高端突破”的舞台。工业软件开发专家、高级模拟IC设计工程师、AI方向产品工程师等优质岗位虚席以待,中山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鹏程国家实验室、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知名单位现场揽才。值得留意的是,在“抢鲜”出炉的招聘名单中,有不少博士后、高校教师、外科医生等高学历人才岗位,现场更专设“博士博士后专区”,精准对接陕西高校科研资源。
西安站有“青春启航”的港湾。本场设有政校企深度协同,精准匹配应届生的专业,如计算机、机械类专业适配智能车机开发等岗位,医学类、教育类匹配三甲医院、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对接企业管理岗,外语类对接海外销售岗等,实现陕粤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现场也为应届生提供人才政策、就业创业支持,助他们实现“出校园”与“闯湾区”的无缝衔接。
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既以超200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超1.5万个岗位现场铺开现代产业、国企、事业单位等六大专区,更有线上同步发布超22万个岗位,通过“线下主会场+线上云平台+高校直通车”三维联动,让“秦创原”的智慧火花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浪潮激情碰撞。
散发粤式魅力:现场领取限时汕头“体验卡”
想要引凤来巢,就要最大程度散发“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粤式魅力。
汕头既是经济特区、著名侨乡,也是广东新晋网红旅游城市,潮汕文化更是岭南文脉中闪闪发光的一部分。所以,本场招聘会也将“潮味”基因融入招才引智全场景。
在非遗展示区,工夫茶艺的袅袅茶香与木雕錾刻的叮当声交织共鸣,工夫茶、木雕、潮绣、剪纸等非遗传承人现场秀艺,展示潮汕大地的千年文脉;
在侨批文化展示区,求职者可提笔书写“云中锦书”,现场进行书法侨批互动体验,穿越时空感受红头船时代的拼搏精神;
在玩具创意产业展示区,可与AI机器人互动,见证“中国玩具之都”如何将传统工艺与智能制造完美融合,近距离了解汕头玩具产业规模全国第一的过硬实力;
最吸睛的当属潮汕美食品鉴区,手捶牛肉丸等各类潮汕特色美食,不出意外将再次成为“人气王”,让“食在广州,味在潮汕”的金字招牌化作一份舌尖上的聘书。
近年来,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吸引海内外游客来汕头旅游,本次招聘会现场,汕头也发出限时城市“体验卡”,通过城市生态云游汕头“一湾两岸”的滨海胜景、体验潮汕的南国茶香,在“互动打卡区”“补给站”还有机会免费获得演唱会门票、人才驿站住宿、景点旅游联票、潮汕工夫茶品鉴、特色美食茶歇,让求职者感受文化“上头”。
此外,诚意满满的还有“真金白银”的人才礼包。西安站现场解读广东“五有”“三好”政策礼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5000-10000元的就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新引进人才提供保障性人才住房等福利。
渴求多元人才:以产聚才绘就鮀城人才图景
勇立潮头、奋楫争先一直是广东最显眼的标签。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拂过岭南大地,这个改革开放排头兵为中国经济腾飞注入澎湃动力。四十年后,当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向全球人才发出邀约,这场跨越时空的呼应,正是改革开放精神的赓续和传承。
但是,相比起四十年前的流水线需要勤劳的双手,今天的发展生态更需要智慧的头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抢占高地,此时,广东对多元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来得更加迫切。
而人才和智慧,同样是汕头构建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近年来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以打造产值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为支点,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
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投产、临港经济区启动建设,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中国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等已自成产业品牌,汕头市2025产业发展大会上集中签约和启动建设的项目总投资额超500亿元,日前,汕头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经贸文旅交流会,签约合作项目投资金额约20亿元……产业能级跃升的背后,催生对高精尖人才的渴求。
当前,汕头坚持一手抓高端人才引进、一手抓本土人才培育,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就是重要一环。此外,汕头还着力为构建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加快打造区域人才集聚中心,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建设好人才服务载体,形成科创人才集聚效应。当“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闭环生态形成,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成长性的鮀城人才图景也将跃然眼前。
文|记者蚁璐雅